(00508) NASDAQ 指數投資:穩健貸款與資產倍增策略

哈囉,大家好啊!這裡是 CLEC 投資理財頻道,我是 James 老師。今天我們來聊聊,在投資這條路上,如何才能走得穩健又長遠,特別是透過 NASDAQ 指數投資與資產倍增策略。

課程重點整理

  • 投資心法:市場與操作無關 投資並非著重於市場每天的漲跌或外部資訊。老師強調,若因市場波動而頻繁操作,反而可能導致更大的損失,甚至資產腰斬。市場的短期下跌(如1%或20%)都是小事,過度操作的磨損可能讓你損失更多。千萬別把一時的幸運當作自己的實力。唯有承受短期虧損的能力,才能在投資中獲得回報。

  • 投資標的:專注指數型基金 老師堅定建議只相信「指數投資」。除非擁有比市場更早、更多的獨家機密,否則在市場上闖蕩是不可能的。CLEC 頻道主要推薦投資「NASDAQ 100 指數基金」。

  • 警惕詐騙:專業顧問的陷阱 請大家務必留意,任何聲稱是「專業投資顧問」並教導你投資,或是要求你匯款到特定帳戶的,都是詐騙行為。CLEC 頻道只分享經驗,不收取任何費用。

  • 香港匯豐銀行股票質押貸款 老師提到,除了台灣和美國,香港匯豐銀行也提供「股票質押貸款」服務,這對其他沒有質押借款選項的國家(如東南亞)的投資者來說,可能是一個優勢。

    • 維持率與資產配置:香港匯豐的維持率計算方式較為嚴格,採用「淨值資產比」60%至80%。例如,若淨值資產比為60%,則100萬資產最多只能借出40萬,這相當於250%的維持率(相比台灣的167%高)。在這種情況下,建議的資產配置是「一半 QQQ,一半貨幣市場基金(如 SGOV)」,避免一開始就使用槓桿型基金。即使市場下跌,也需透過「聰明再平衡」將貨幣市場基金轉入槓桿型基金。
    • 質押標的限制:在香港匯豐,QQQ 和 SGOV 等 ETF 可以質押,但 VOXX 則無法。
    • 遺產問題:對於非香港居民而言,在香港開設帳戶進行質押時,應仔細考慮遺產繼承問題,並預先填寫受益人,讓家人了解相關程序。
  • 現金為王:00864B 的應用 老師強調「現金就是空氣」,長期投資必須保有足夠的現金部位。00864B(美金短期貨幣市場基金)被推薦作為現金儲備工具,它比定存更具彈性,有急用時可分批賣出,且享有約4.5%至5%的利息。投資者不應擔心匯率波動,因為短期波動不會抵消長期利息,且台灣公司的匯率風險可能更高。

  • 借貸的藝術:穩健增值 老師鼓勵善用借貸工具來投資,但要分清用途。

    • 理財型房貸:若有房產,應優先考慮理財型房貸,利息低且為好的借貸。借出的資金應投入投資,而非花費或賭博。
    • 信用貸款:在理財型房貸之後,可考慮信貸。
    • 股票質押:質押借款是最後的考量。 老師強調,利率無法預測,不要聽信市場上預測降息的言論。同時,應區分「股票與現金」的配置,而非「股債平衡」,以免誤將長期債券視為現金。
  • 投資哲學:樂觀與耐心 投資者必須像創業家一樣保持樂觀,相信市場終將上漲。財富值得等待,耐心是成功的關鍵。

重要 Q&A 摘要

Q1. IPO 投資與質押利率

  • 學員問題
    • 學員詢問是否應將422資產配置中的300萬台幣現金轉投資中信證券推銷的美國 REITs IPO,據稱可視為現金,並能將質押利率從2.88%降至2.3%。
  • 老師回答
    • 不要購買此 IPO,理專的推薦往往是詐騙。不要去貪圖這類小便宜。
    • 在台灣,建議前往「元大證金」辦理股票質押,他們專門經營此業務,資金充足,較不會有證券商「抽銀根」的問題,且利率也較低。
    • 在考慮質押前,應先用盡所有能借的錢,包括理財型房貸和信用貸款。
    • 資產配置(如442)的選擇應考量個人風險承受度。許多人認為自己能承受高風險,但在市場下跌時才發現不行。建議選擇比自己想像中更保守的配置。
    • 老師鼓勵學員學習花錢,因為即使每年只借2%用於生活,資產仍會大幅增長(例如6,000萬台幣在50年後可能增值到420億台幣),最終錢會花不完。

Q2. 生育費用與 Beta 配置

  • 學員問題
    • 學員的女友懷孕,預計花費20到30萬。他目前為 B1.2 配置(資產約100萬),詢問是該賣掉422配置中的部分現金(00864B)來應急,再用薪資補回,或是將 Beta 降回1.0(433配置),並透過質押借出20萬應急。
  • 老師回答
    • 兩種方式都可行,且風險不高。
    • 建議直接從20%的00864B緊急備用金中借出所需金額。之後,只要不再增加借款,繼續將剩餘的薪資投入股市即可。
    • 他解釋,即使市場下跌70%,20%的00864B加上20萬的借款額度,仍有40萬可供使用,風險不高。
    • 由於生育是九個月後的事,市場狀況可能變化,現在可以先思考,但不用過於擔憂。這期間仍可繼續投入市場。

Q3. 加拿大投資平台與停利策略

  • 學員問題
    • 學員在加拿大使用銀行平台交易,每筆手續費高達9.99加幣,詢問有無更便宜的平台。
    • 他不清楚433、442資產配置,詢問推薦影片。
    • 他聽到某個播主建議,當投資獲利超過30%時,應賣出30%「落袋為安」,待股價下跌時再買回,詢問老師看法。
    • 他也問加拿大是否有股票質押貸款服務。
    • 關於在加拿大購買 QQQ,因涉及換匯,詢問是否可購買 QQC (加幣避險版)。
  • 老師回答
    • 9.99加幣的手續費對於大額交易(例如1,000加幣)來說不算太貴。若要更便宜,可以考慮使用其他券商。
    • 建議從 YouTube 頻道的「00398」開始觀看影片,以了解資產配置等內容。
    • 對於「獲利30%就賣出」的說法,老師認為如果能預測下跌,那應該全部賣掉,而不是只賣30%。這種市場預測是不可行的。長期來看,市場最終會上漲。CLEC 堅持「打死不賣」的原則。
    • 加拿大目前沒有股票質押借款服務。
    • 加拿大投資者可以直接購買「QQC」(加幣計價的 NASDAQ 100 ETF),不需要換匯。QQC 和 QQQ 的績效長期來看完全一致。

Q4. 442現金部位與自由業收入

  • 學員問題
    • 學員是自由業,收入不穩定。他詢問442資產配置中的現金是否包含半年生活費等緊急備用金,還是要另外預留。
    • 他也問00864B的現金是否等同於活期存款,以及自由業信貸利率高達6%到7%是否仍應借貸。
  • 老師回答
    • 00864B是投資資金,同時也是緊急備用金。所有可投資的資金都應納入442或433配置。
    • 對於自由業這種收入不穩定的情況,建議提高00864B的現金部位,例如額外多準備半年的生活費。這筆錢一樣買00864B,有需要時即可動用。
    • 活期帳戶不需存放太多現金,因為00864B 流動性高,賣出後2至3天資金即可入帳,且能賺取利息,比定存更好。
    • 考量到自由業收入不穩定且信貸利率高達6%至7%,不建議借貸。因為這可能會導致需要動用投資本金來償還,這是不利的。

Q5. 提早退休與人生目的

  • 學員問題
    • 一位50歲的學員,一年生活費5萬美元已足夠,若已達到33至40倍年開銷的退休金目標,是否應該繼續努力工作賺10萬美元,還是可以選擇退休。他提到,感覺有時努力工作並非個人意願,且會覺得不繼續奮鬥好像不太對勁。
  • 老師回答
    • 首要考量是快樂與否。選擇能讓你快樂的工作,無論是賺5萬還是10萬,快樂最重要。
    • 同時要考慮退休後的自己。若5萬美元足以支撐現在生活並為退休做準備,當然好。如果只夠現在花費,退休準備不足,則需重新評估。
    • 如果已達200萬美元(5萬年開銷的40倍),便可以退休。退休後可以將資產配置調整為80% SPY 和20% SGOV,以每年提取3%的生活費。即使如此,資產預計在90歲時仍會增長至6,200萬美元,錢會花不完。
    • 老師鼓勵學員現在就退休,享受生活,並強調提早退休是一種榮耀,不是丟臉的事。
    • 他引用「阿德勒目的論」,強調工作與否是個人課題,結果由自己承擔,與父母或社會的期望無關。自己決定,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 他也分享自己的經驗,提早退休讓他獲得時間與精神上的解脫。

Q6. QQQ與 SPY 在退休規劃中的選擇

  • 學員問題
    • 學員詢問為何老師會建議上一位學員將 QQQ 轉為 SPY,因為他認為 QQQ 應該「打死不賣」。
  • 老師回答
    • 轉換為 SPY 的建議,是針對「退休後資金額度不足」以支撐 QQQ 2%提領率的投資者。SPY 的波動度較低,能允許更高的提領率(例如3%)。
    • 若退休金已達到50倍年開銷,仍可繼續持有 QQQ。
    • 對於年輕人,目標是資產增值,仍應以 QQQ 為主。而對於退休人士,穩定的現金流比追求高增長更重要。兩者都很安全,但適用於不同的生命階段和財務目標。

Q7. AI 科技發展與投資哲學

  • 學員問題
    • 學員 Mike 提及「Z神」近期一場關於 AI(OpenAI 與 DPC)的演講,內容提及 DPC 在推理能力與訓練成本上的突破,可能預示 AI 領域的革命。他認為這更堅定了自己投資 QQQ 的信念,因為科技變化太快,個股難以預測。他詢問老師對此的看法。
  • 老師回答
    • AI 的發展是多元的,包含大型語言模型(LLM)與邊緣運算(Edge AI)等。就像過去的電腦發展(大型電腦、個人電腦、雲端運算),各種形式的 AI 將會並存且缺一不可。
    • 他解釋,AI 的「思考時間」不一定代表答案更好,有時快速簡潔的答案反而更實用。
    • 沒有哪一個 AI 是絕對最好的,重要的是了解不同 AI 模型的功能與專長,並選用適合的工具來解決特定的問題。使用者甚至可以直接詢問 AI 模型它們各自的優缺點。
    • 老師提到 AI 會出現「恍神」或「胡說八道」的現象,好的 AI 發展目標就是降低這些錯誤發生的機率。
    • AI 科技的快速與不可預測的演進,更加印證了「買入並持有 QQQ」的投資哲學。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下,試圖挑選個股的風險極高。

【免責聲明】

  1. 所有回覆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或稅務建議。
  2. 非專業投資或稅務建議,請自行判斷與審慎決策。
  3. 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後自行決策。
  4.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