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09) NASDAQ長期投資心法:克服貪婪與恐懼

哈囉,大家好!今天我們來看看 CLEC 投資頻道的精彩內容,James 老師的課程和學員的問答真的讓大家收穫滿滿啊!

課程重點:

  • 市場波動乃常態,無需驚慌:市場的起伏震盪是永遠存在的,就像颱風和地震每年都會來一樣,沒有什麼新鮮事。投資人只要待得夠久,就會發現這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市場永遠上漲,也永遠波動,我們要學會接受並與之共處。
  • 專注長期指數投資:「00509」強調,投資不是比誰衝最快,而是誰能笑到最後。老師主要推薦投資「00509」納斯達克 100 指數基金。我們要專注於長期投資,市場分析、財報、經濟局勢都與我們無關。
  • 學習是建立堅定信念的基礎:市場上妖魔鬼怪很多,若不學習,很難有堅定的意志力,容易被他人的言論左右。
  • 美國國債無需擔憂:「00509」透過更新後的美國債務時鐘(US Debt Clock)數據,闡明美國擁有龐大的隱形資產(如黃金、礦產、房地產、土地、股票市場總值),總資產遠超過其聯邦政府的債務。美國的資產負債表非常健康,每年有可觀的 GDP 收入,且資產持續增長,破產可能性極低。
  • 現金為王,是克服人性的法寶:人性中的貪婪與恐懼是投資最大的敵人。許多人會在高點加碼,市場下跌時卻恐慌殺出,最終白忙一場。保留足夠的現金,能讓你在市場上漲時富有,下跌時感到舒服。現金是克服人性的法寶,絕不能用光。
  • 避免過度槓桿,謹慎資產配置:老師以其數十年投資經驗指出,很少投資者能承受超過 1.2 的高槓桿。市場下跌時,應根據自身舒適度降低槓桿、增加現金部位。不建議「00509」全倉兩倍槓桿,即使年輕也不例外,因為遲早會遇到泡沫,資產可能從高點跌回幾乎為零。
  • 每年聰明再平衡,而非頻繁進出:市場下跌時,不應馬上將所有現金投入,而是應每年檢視市場走勢,若該年度市場下跌,再提取資產配置中的 2% 現金進行再平衡。這能確保現金子彈充足,穩定投資節奏。
  • 房產是套牢工具,並非優良投資:房產投資有許多隱性成本和稅務問題,且會將人們綁在工作上。對於年輕人而言,房產可能是「毒品」。只有當你能夠輕鬆承受房產價值損失時,才有能力將其視為消費品而非投資。
  • 學會花錢才是資本家:「00509」提醒大家,錢是工具,賺錢的目的是為了花錢。資本家懂得透過金融操作,讓消費不必花到自己的本金,例如股票質押借款或信用卡回饋。讓自己和家人快樂,同時不減損資產,才是理財的真諦。
  • 特斯拉 FSD 值得擁有:特斯拉的自動輔助駕駛 (FSD) 功能極大地提升了駕駛體驗,減輕壓力,增加行車安全,甚至能降低保費。它帶來高精神能量,老師甚至認為即使花 10 萬美元也值得擁有。儘管特斯拉股票波動大,但透過投資 QQQ 便能間接持有。

重要 Q&A:

Q1. 資產配置在多個帳戶的策略

  • 學員問題:
    • 資產配置(例如 442 或 433)應該在所有投資帳戶中整體考量,還是每個帳戶都要單獨遵循?
    • 是否可以將 Roth IRA 全部轉為 QLD,並將現金留在券商帳戶或傳統帳戶以達到整體平衡?
    • 關於傳統 401K 轉 Roth 401K,是否應將所有 pre-tax 資金一次性轉為 Roth,即使需要繳稅?
  • 老師回答:
    • 所有美國的投資帳戶,包括 IRA、401K、Roth 401K 和券商帳戶,都應該視為一個整體來進行資產配置,而不是單獨考慮。
    • 槓桿基金(如 QLD)建議只能放在 Roth 帳戶。如果你的 Roth 資金不多,你的 beta 值可能無法拉高,現金部位會相對較多,但這無妨,就像烏龜也能跑贏兔子一樣。
    • 現金可以放在 traditional 帳戶或券商帳戶。例如,如果你有 50 萬槓桿基金和 50 萬現金,建議將 10 萬放在券商帳戶,其餘 40 萬放在 traditional 帳戶,這樣可以讓 traditional 帳戶的增長速度慢一點,有利於未來的稅務規劃。
    • 將 Roth IRA 的所有資金全部轉為 QLD 是可行的,而現金部分則可以保留在券商帳戶或傳統帳戶中。
    • 關於傳統 401K 轉 Roth 401K(Roth Conversion),需要考量轉移金額和當前的稅率。如果資金量不大,可以一次性轉移。但若資金龐大,例如 50 萬美元,則不建議一次轉完,可以分幾年轉移,以避免一次性繳納過高的稅款。可以使用投資計算機來規劃每年轉移的金額。
    • 有學員將以前的 Mutual Fund 賣掉轉投 QQQ 是非常好的決定。老師強調,聽取課程後建立的堅定信念至關重要,因為從科學和數學角度來看,時間成本非常可觀。只要長期持有不賣,最終的獲利將會非常驚人。股票質押借款的金額增長速度遠慢於資產增長速度,最終你所欠的錢與資產相比將微不足道。

Q2. 家庭購車與消費觀念

  • 學員問題:
    • 學員身邊的親友(包括父母、太太、孩子)不斷建議他換新車,認為新車每年虧損是正常現象,而舊車開了十年就應該更換。這種「勞工命」的思維讓學員感到非常懊惱,不知道如何有效回應,同時又不會讓家庭關係變得不愉快?
  • 老師回答:
    • 老師認為,只要消費能帶來「精神能量」,都是好的。例如,購買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汽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它能減輕駕駛壓力,甚至可能延長壽命,減少夫妻因開車而爭吵的機會。這種高精神能量的消費非常值得。
    • 老師指出,買車不一定需要花自己的錢。可以透過股票質押或信貸的方式來購買,因為在良好風險控管下,投資資產的增長速度通常遠超借款利息,這樣你就不會感覺是在花錢。
    • 資本家的目的就是花錢,錢只是一個工具。人生不應一輩子都在吃苦,而應該學會在不減損資產的前提下,讓自己和家人享受生活。這需要懂得金融操作。
    • 對於家人的建議,老師建議「00509」不要在口頭上爭辯,而是要用「行動來表達」。例如,如果太太希望換新車,那就換一台特斯拉,可以選擇月付方式。至於其他的鑽石、包包或旅行等較高價值的奢侈品,可以先放一放,每年或隔幾年再滿足一項。愛你所愛的人,滿足他們適度的願望,這既是必要的也值得。

Q3. 投資與借款策略

  • 學員問題:
    • 學員目前的投資配置是 7712(70% 槓桿、70% 非槓桿、12% 現金),質押借款的金額可能超過總資金的 1.5 倍。他將現金部位(包括 00864B)放在利率 2% 的數位銀行,而質押借款利率約為 2.8%。每月結算時,若有正報酬,他會用 00864B 的獲利去購買槓桿基金。他想知道,是否應該轉為 422 配置,並且沿用之前執行的步驟?
    • 學員也分享了自己使用將來銀行聯名卡繳電費來累積點數或回饋,再將這些回饋金投入 00864B 的做法。
  • 老師回答:
    • 老師指出,學員目前的配置與推薦的 422 配置無關,因為他購買的是數位貨幣而非 00662。
    • 在借錢套利時,應該選擇效率最高的工具。目前 00864B 的利率約為 4.5%(會波動),並且還有美元增值的潛在獲利,這比將台幣活存放在數位銀行(2% 利率)更有效率。美元是強勢貨幣,而台幣是弱勢貨幣,應將資金配置在強勢貨幣上。
    • 將資金放在數位銀行實際上是虧損的,因為無法有效套利。應將套利資金投入 00864B。由於 00864B 不會下跌,因此也不會面臨追繳的風險。
    • 利用信用卡回饋金進行投資是一個好方法。例如,Apple Card 在 Apple 產品消費時提供 3% 回饋,這些回饋金應該用於再投資,而非直接花掉。
    • 老師表示,這種套利行為在投資理財中屬於「偏門」或「芝麻綠豆大的小事」,不需過度費心。重點是只要套利利差為正,就應該利用,例如借 2.8% 的錢投入到 4.5% 的 00864B 中。

Q4. 稅務與長期投資的矛盾

  • 學員問題:
    • 學員去年和今年初的投資獲利豐厚,但卻不敢賣出,因為擔心會產生高額的長期資本利得稅(估計可能高達 50%)。尤其她先生年初已經賣出 30 萬,這讓她眼睜睜看著獲利回吐近 50%,感到進退兩難。她該如何處理這種想賣卻不能賣的困境?
    • 學員每個月有穩定的現金流入,並習慣手頭保留 30% 的現金。但這些現金是放在 Money Market 還是購買高配息產品,又會產生稅務問題。
    • 學員還有一個小心願,想為一位很有潛力的朋友孩子(可能成為世界冠軍)設立一個「隱形帳戶」,在他 18 或 20 歲時作為驚喜贈予。她擔心這會涉及稅務問題,也不知道該如何設立這樣的帳戶。
  • 老師回答:
    • 老師解釋,長期資本利得稅率是固定的,只有 15% 或 20%(若加上 Obama Care 附加稅則最高為 23.8%)。當收入達到一定門檻後,無論賣出多少獲利,稅率都是 20%,不會再增加。因此,認為賣出會繳納 50% 稅率的說法是錯誤的。
    • 老師並不建議賣出。但如果學員堅持要賣,應優先考慮在退休帳戶(例如 Traditional IRA)中操作,因為那裡的增值較少。若具備市場判斷能力,可以在退休帳戶中賣出後,再反手做空 SQQQ 來保護資產,但這不建議一般人嘗試。
    • 現金應放在 Money Market Fund(如 VOO 或 BX),而不是高配息產品,因為 Money Market Fund 只要不賣出,就不會產生資本利得稅。
    • 關於為朋友孩子設立隱形帳戶:
      • 老師認為贈予金錢是個難題,特別是當對方家庭並不缺錢時。除非孩子確實需要幫助,否則不建議隨意贈予。如果對方父母有能力培養,你沒有額外提供的必要。
      • 如果真的想贈予,可以考慮在自己的遺產信託 (Trust) 中指定贈予對象,這樣可以達到免稅的目的。

Q5. 韓信點兵 (借款來源) 與子女教育金

  • 學員問題:
    • 在美國,除了個人貸款利率高,房屋貸款又需要每月償還,還有沒有其他可以借款的管道呢?
    • 關於子女的教育金問題,學員不打算為孩子們開設任何帳戶。她計畫讓孩子們讀大學時自己去申請學生貸款,之後再用自己的錢幫他們償還。她想知道這種方式是否適合?
  • 老師回答:
    • 借款來源:
      • 美國的個人貸款利率確實較高(通常在 8% 以上),這是因為美國金融市場效率高,資金會流向那些能產生更高(例如 20% 以上)回報的企業。如果你預期自己的投資無法產生超過貸款利率的回報,那麼就不應該借款。
      • 相比之下,台灣的貸款利率較低(約 2%),且資金充裕,存在較多的套利機會(例如,在台灣以 2.8% 的利率借入台幣,再將其投入 4.5% 利率的美元 00864B,可以穩賺 1.7% 的利差)。因此,如果人在美國但有台灣的關係和管道,可以在台灣借款。
    • 子女教育金:
      • 讓孩子自行借學生貸款,然後父母再協助償還的方式是可行的,但這需要考量孩子的個性及感受。有些孩子可能會因此感到壓力,而有些則可能因此培養出良好的金融觀念。這種做法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主要取決於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和孩子對金錢的態度。
      • 關鍵在於父母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和彈性來選擇支付方式。如果孩子有強烈的求學動力,適度的金錢壓力或許並非壞事。

Q6. 美國國債問題

  • 學員問題:
    • 媒體經常報導美國國債問題嚴重,其總額高達 GDP 的 130% 甚至更高。為什麼老師認為國債高並不是一個大問題?
    • 有種說法是美國國債的利息支出將會超過國防開支,這種說法是否真實?
    • 如果全球其他國家都停止購買美國國債,會對美國產生什麼影響?
  • 老師回答:
    • 國債高不重要:
      • 我們應該從一個國家的「資產負債表」來判斷其財政狀況。美國擁有龐大的隱形資產,包括黃金、礦產、房地產、土地,以及高達 50 兆美元的股票市場總值。這些總資產高達 168 兆美元,遠遠超過聯邦政府實際承擔的約 36 兆美元債務。
      • 若將美國比喻為一個擁有 168 萬資產、借款 36 萬、年收入 28 萬的個人,其財務狀況顯然非常健康,沒有破產的疑慮。
      • 除了聯邦政府的債務,大部分美元的「債務」本質上是信用狀,無需聯邦政府償還,而是由全球持有美元的人民透過消費來承擔。且美元本身會因通膨而貶值,實際上減輕了債務的實質負擔。
    • 利息支出與國防開支:
      • 美國聯邦政府的年稅收約為 12 兆美元。其中,國防支出約 8952 億美元(不到 1 兆)。即使國債利息支出約為 1 兆美元(以 36 兆美元聯邦債務和 3% 利率計算),這仍在政府財政可控範圍內。
      • 媒體的報導往往是危言聳聽,用大數字製造恐慌,就像強調一個人一年利息支出超過買車費用,卻忽略了其總資產和收入的比例,這樣的比較缺乏實質意義。
    • 其他國家不買美國國債:
      • 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全球各國的中央銀行和投資者持有大量的美元資產。即使他們不買長期美債,也仍然會購買短期美債(如 SGOV 或 BX)來保值和獲利。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保證了其穩定的需求。
      • 強勢美元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任何一位美國總統都不會,也不敢推行弱勢美元政策。
    • TLT 與通膨預期:
      • TLT(長期國債 ETF)的價格波動與中央銀行的短期利率沒有直接關係,而是與「長期通膨預期」緊密掛鉤。如果市場預期未來長期的通膨率較高,那麼長期國債的利率就會上升,導致 TLT 的價格下跌。
      • 近期 TLT 的下跌,正是因為市場普遍預期關稅政策可能導致通膨升高。

【免責聲明】

  1. 所有回覆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或稅務建議。
  2. 非專業投資或稅務建議,請自行判斷與審慎決策。
  3. 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後自行決策。
  4.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