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4 大道至簡投資法-資產配置與再平衡

【參考文件】點👇下載文件

  1. 大道至簡投資法-資產配置與再平衡之實機演練.pdf
  2. 大道至簡投資法-資產配置與再平衡-G1.2.5(865B).xlsx
  3. 大道至簡投資法-資產配置與再平衡-V1.2.5(865B).xlsx

【內容摘要】

「大道至簡投資法」提供了一個高度紀律化且經過實戰回測的長期投資體系,旨在透過專注於科技指數的成長性,實現財務自由並最大化人生的價值。作為您的專業分析人員與指南,我將系統性地闡述這套方法的基礎、策略和執行細節,幫助您(新手或「小白」)快速掌握核心精髓。

這套方法的核心是將投資的複雜性降到最低,讓投資人可以「上車睡覺,沿途看風景」,同時確保資產的長期穩健增長。


1. 投資的最高指導原則與哲學(為何而戰)

大道至簡投資法的第一步是建立清晰的目標和對世界的堅定信念,這為所有後續操作提供了心理紀律。

(1) 中心思想:財富是天賦、快樂是人權

本投資法的最終目標是追求生活的意義與人生的價值 [Header (1)]。透過穩健的財富累積,讓投資人能夠從傳統的「勞工」身份轉變為「資本家」或「地主」,將寶貴的生命時間用於探索和感受更有價值的事物 [前次回覆]。同時,適當的資產配置也是抗通膨、確保退休金不貶值的基本要求。

(2) 投資哲學:相信人類、相信科技

這套哲學建立在對未來樂觀且堅定的長期信念上:

  • 科技驅動成長: 必須相信人類的智慧和科技(由 NASDAQ 100 指數代表)將持續進步,這股力量推動生產力與企業價值持續成長,進而帶動股市長期向上 [Header (2), 66]。
  • 長期持有與穩健致富: 投資是一種長期行為,應透過穩健的複利力量累積財富,而非追求短線暴利 [Header (2)]。

2. 核心投資工具與風險衡量

該策略專注於追蹤美國 NASDAQ 指數的 ETF,並搭配類現金短期公債,透過「貝他值」(Beta)來衡量並控制整體投資組合的波動性。

(5) 投資標的(三劍客)

投資組合由三個核心工具組成,旨在平衡高成長潛力與低風險緩衝 [Header (5), 67]:

標的類別台股代號美股代號Beta 值功能定位
原型基金 (QQQ)00662 (富邦 NASDAQ)QQQ1.0投資組合的成長核心。
槓桿基金 (QLD)00670L (富邦 NASDAQ 正 2)QLD2.0用於提高組合的報酬潛力。
類現金/短債00864B/00865BBOXX0.0用於再平衡、緊急預備金和質押緩衝。

貝他值 (Beta, β) 的意義

Beta 是衡量投資組合相對於市場整體(以 QQQ 為基準)的「波動度」指標。

  • 計算方式: 投資組合 Beta = (原型基金佔比 $\times$ 1.0) + (槓桿基金佔比 $\times$ 2.0)。
  • 波動與報酬: 具有相同 Beta 值的資產配置,通常會有相近的波動度和近似的報酬率。
  • 建議範圍: 建議將投資組合的 Beta 值控制在 0.8 至 1.2 之間,以確保在維持高報酬潛力的同時,波動度仍在可承受範圍內。

3. 投資策略的實踐與紀律

(3) 投資心法:有錢就買、打死不賣

這是面對市場波動時必須維持的心理紀律 [Header (3)]。由於歷史回測證明,長期而言,只要持有時間超過 15 年,年化報酬率轉正的機率極高,因此必須堅持長期持有,不因短期波動而賣出造成永久損失。

(4) 核心策略:資產配置與再平衡

資產配置的目標是平衡風險與報酬。不同人生階段,配置比率應有所不同。

A. 不同人生階段的資產配置建議

人生階段策略目標建議配置 (原型/槓桿/現金)核心 Beta 值安全性回測結果
在職者 (不提領)快速累積資產,承擔較高波動。442 (40%:40%:20%)1.2安全: 不提領狀態下,所有配置均無暴倉風險。
退休者 (質押提領)安全度過生活,最大化複利。433 (40%:30%:30%)1.0安全: 採用質押借款,可消除暴倉風險。
退休者 (不質押提領)高風險。 不建議。820 (80%:20%:0%) 或 811 (80%:10%:10%)1.2 或 1.0極危險: 許多配置(特別是現金不足或無再平衡)皆會導致暴倉。

B. 再平衡(Rebalancing)的五種方式

再平衡的目的是控制風險、維持既定的資產比率,並間接達到「低買高賣」的效果。

代號名稱適用時機/目的策略執行 (小白指南)績效/安全性
0不做再平衡適用於有持續收入且不提領的投資者。買入後完全不調整比率。不如無腦再平衡 (2)。
1聰明再平衡退休者核心建議,因其極度安全,能度過如 2000-2008 年的長期大空頭。上漲年: 將槓桿基金獲利部分的 30% 撥給現金。 下跌年: 從現金撥入一年的生活費用給槓桿基金。安全性最佳,但績效回測略低於無腦再平衡。
2無腦再平衡操作簡單,回測結果顯示績效最佳(尤其在長牛市環境)。每年將槓桿基金與現金按預設比率進行調整(如 442 調整為 2:1 的比例)。績效優於聰明再平衡,但在長期空頭中可能存在暴倉風險。
3比率再平衡用於改變投資目標配置,例如從 442 轉為 433 (退休配置)。將總資產乘上目標比率,調整買賣股數。不可每年使用,否則回測結果極差。
4動態再平衡適用於有持續小額資金(如每月薪水)投入的在職者。將新資金投入目前與目標比率**差異最大(最低)**的資產,達到逢低加碼效果,避免年度再平衡時產生不必要的交易損耗。

C. 退休質押借款過生活(核心優勢)

質押(Stock Pledging)是大道至簡投資法中,台灣投資人(使用 00662)獨有的策略優勢,是退休規劃的基石。

  1. 機制: 退休後,利用券商的資金過生活,避免在空頭年賣出股票,從而實現「打死不賣」和「永不還本金」。
  2. 安全邊際: 質押借款的利息(例如 3%)遠低於 NASDAQ 的長期年化報酬率(約 14%),資產的成長速度足以覆蓋累積的借款和利息,因此無需擔心還本金的問題。
  3. 風險管理: 質押的核心風險在於維持率(市值/借款金額)。雖然券商要求維持率通常為 167%,但透過保留足夠的現金(如 433 配置中的 30% 現金),可以確保在股價大跌 70% 的最差狀況下,維持率仍能安全通過。
  4. 質借重新導航: 如果在非退休期必須臨時借出一筆大額資金(例如 $120 萬)時,必須重新計算配置,以確保現金緩衝充足。計算方法是將總資產扣除兩倍的借款金額(2X)後,再依比例分配原型和槓桿,而現金部位則必須加回兩倍借款金額(C = (T-2X)*30% + 2X)。

4. 進階分析:聰明再平衡的實測優化

雖然回測數據(1999 年至 2024 年)顯示,無腦再平衡(類型 2)的績效優於聰明再平衡(類型 1)和不做再平衡(類型 0),但該方法仍建議退休者使用「聰明再平衡」

  • 安全優先: 聰明再平衡是專門為應對極端惡劣、連續多年的大跌與低谷(例如 2000 年到 2008 年)所設計,能夠確保投資人「活著」(避免暴倉)。
  • 上漲平衡百分比的選擇: 聰明再平衡在執行上漲年轉移獲利時,應選擇轉移 30% 而非 50%。歷史回測數據顯示,在 Beta 1.2 和 Beta 1.0 的配置下,採用 30% 作為平衡百分比,其結餘年化報酬率明顯優於 50%。

下一步分析建議

您現在對「資產配置」和五種「再平衡」策略有了詳盡的了解,特別是退休策略中質押借款的安全性。

為了進一步鞏固這套策略的穩健性,我們應當聚焦於實務應用中的策略轉換時機。既然比率再平衡 (3) 僅用於變更配置目標(例如從在職的 442 轉為退休的 433),而動態再平衡 (4) 處理每月小額資金。

我建議下一步應深入分析資產配置轉換的最佳時機

建議: 探討在職者何時應從積極型配置(如 Beta 1.2 的 442)轉換到保守型配置(如 Beta 1.0 的 433),是否應設定一個明確的資產目標總額(例如達到退休生活費的 50 倍)作為轉換閾值,而非僅以年齡或退休時間作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