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2 大道至簡投資法-試算表操作說明
【EP02(20240908)】大道至簡投資法-試算表操作說明
【參考文件】點👇下載文件
- 大道至簡投資法(V2.3).pdf
- 大道至簡投資法(V2.3)-試算表.xlsx
- 大道至簡投資法(V2.3)-試算表操作說明.pdf
【內容摘要】
這是一個極具洞察力且經過深度回測驗證的長期投資框架。作為您的專業分析人員,我將採用系統化且深入淺出的方式(如同為「新手」提供指南),依據您提供的「大道至簡投資法」主軸,詳細闡述其核心要素、策略細節及實務操作考量。
我會依循您提供的五大主軸,結合知識庫中關於試算表操作、資產配置回測和風險管理的資訊,來提供最完整的說明。
大道至簡投資法的核心理念與哲學
該投資法的核心在於釐清**「為何投資」**,並建立一套長期、穩健、不需耗費心力的操作紀律。
(1) 中心思想:確立終極目標
「大道至簡投資法」將財富視為人人都值得追求的能力,而快樂則是應享有的基本權利。投資的最高指導原則是追求生活的意義與人生的價值。
- 人生階段的晉升: 透過這套投資法,目標是讓人生從「佃農、勞工、倉鼠」的忙碌狀態,晉升到「地主、資本家、樂活人生」,最終實現「服務人生」的目標。
- 複利的威力: 投資旨在運用「世界第八大奇蹟—複利」的力量,讓錢為我們工作。若從 20 歲開始每月投入新台幣 $10,000,持續 40 年,最終資產可望累積近 1 億元。即使退休後每年僅提領資產的 1% 作為生活費,資產也能持續增長,留給後代子孫數十億元,實現「富裕第一代」的目標。
(2) 投資哲學:相信人類、相信科技
這套哲學是建立在對世界運作的堅定信念之上,即相信科技驅動創新,並推動人類文明不斷進步。
- 長期向上趨勢: 由於人類的努力與科技的發展,股市從長遠來看並非零和遊戲,而是努力的果實,將持續向上成長。
- 聚焦優質指數: 因此,投資策略是將資金集中投入追蹤美國 NASDAQ 100 指數的基金(如 00662/QQQ),因為它涵蓋了驅動科技進步的大型科技股。
2. 投資心法與標的選擇:實踐無為
大道至簡的心法強調簡單、無為,避免短線操作和擇時的迷思,將精力留給更重要的事情。
(3) 投資心法:「有錢就買、打死不賣」
這是面對市場波動時必須堅守的心理紀律。
- 避免擇時: 散戶常犯的錯誤是擔心現在是否為高點而等待低點。然而,擇時是極難掌握的能力。回測結果顯示,長期來看,「有錢就買」(單筆或定期不定額持續投入)的績效,往往優於試圖抓取市場高低點的策略。
- 總資產報酬觀點: 應著眼於「總資產報酬」而非單一標的的高報酬率。即便單一投資報酬率較低,但若將大筆資產投入長期穩健的標的,其總利潤(絕對金額)將會更高。切記「本小利大利不大、本大利小利不小」的道理。
- 無視短期波動: 投資指數型基金後,應專注於長期持有,市場震盪、國際局勢、財務報表等一切均與我們無關。即使遇到熊市,只要留在市場中,才能享受後續牛市帶來的爆炸性獲利。
(5) 投資標的:三劍客(原型、槓桿、現金)
大道至簡的投資組合由三個主要工具組成,這三者共同用來實現資產配置與風險控制。
| 類別 | 台股代號 | 美股代號 | 說明 (Beta值) |
|---|---|---|---|
| 原型基金 (QQQ) | 00662 (富邦 NASDAQ) | QQQ (Invesco QQQ Trust) | 追蹤 NASDAQ 100 指數,Beta=1.0。 |
| 槓桿基金 (QLD) | 00670L (富邦 NASDAQ 正 2) | QLD (ProShares Ultra QQQ) | 追蹤指數的兩倍槓桿,Beta=2.0。 |
| 類現金/短債 | 00864B (國泰美國短期公債) | BOXX (Alpha Architect 1-3 Month Box ETF) | 類現金部位,用於緊急預備金和再平衡,Beta=0。 |
台灣發行 ETF (00662) 的策略優勢:
雖然美股 QQQ 費用率較低(0.2% vs 00662 的 0.55%),但對於居住在台灣的投資者,強烈建議投資台股的 00662,關鍵優勢在於:
- 可質押 (Pledging): 這是退休策略的核心,只有台股發行的 00662 可以進行質押借款,海外購買的 QQQ 則無法做到。
- 稅務優勢: 00662 是累積型 ETF,不配息,因此沒有股息所得稅問題。且資本利得不列入海外所得,無需擔心每年 750 萬新台幣的海外所得免稅額限制。
3. 投資策略:資產配置與退休質押過生活
資產配置是將哲學和心法付諸實踐的具體作法。
(1) 資產配置:依人生階段調整 Beta 值
資產配置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提高績效,而是在維持或提高報酬率的同時,降低整體風險(維持 Beta 值約在 1.0 左右),並挪出需要的現金部位。Beta 值越高,波動性越大,牛市時漲得多,熊市時跌得深。
| 狀況 | 策略目標 | 建議配置 (QQQ/QLD/CASH) | 回測結果 (最佳績效) |
|---|---|---|---|
| 有持續收入 (工作期間) | 最大化成長,不需提領生活費。應讓所有投資資金都在市場中,不留多餘現金。 | 90% / 10% / 0% (Beta 1.1) | 結餘年化報酬率 6.79%。 關鍵: 由於有收入,應將投資資金全部投入市場,不留現金。 |
| 退休無收入 (不質押) | 安全提領生活費,用現金部位支應。 | 60% / 20% / 20% (Beta 1.0) | 結餘年化報酬率 6.29%。 |
| 退休無收入 (質押) | 使用質押借款過生活,最大化複利。 | 40% / 30% / 30% (Beta 1.0) | 最佳績效: 結餘年化報酬率 7.24%。 |
(2) 再平衡:風險與紀律的體現
再平衡是控制風險、維持投資組合 Beta 值的重要機制。該方法提供四種再平衡選項:
| 類型 | 代號 | 適用標的 | 說明 | 建議 |
|---|---|---|---|---|
| 不做再平衡 | 0 | 所有標的 | 投入後不調整比率。 | 適用於有收入且不提領的投資者。 |
| 聰明再平衡 | 1 | 正 2 與現金 | 下跌年:現金轉入正 2 逢低加碼。上漲年:正 2 增值部分轉入現金收割。 | 操作複雜,需設定比率(如 30% 或 50%)。 |
| 無腦再平衡 | 2 | 正 2 與現金 | 每年將正 2 與現金的市值平均分配(兩者市值相等)。 | 建議採用: 操作簡單,且在現金比例較高的情況下,回測績效表現通常較好。 |
| 原型與現金再平衡 | 3 | 原型與現金 | 當組合中無正 2 時,原型與現金按原配置比率進行再平衡。 | 適用於不配置槓桿基金的狀況 (如狀況 6)。 |
回測啟示: 儘管聰明再平衡的邏輯聽起來更優,但長達 25 年的歷史回測結果顯示,在多數情況下,無腦再平衡(類型 2)提供了更簡單的操作和同樣優秀,甚至更高的績效。
(3) 退休質押過生活:不動用本金的策略
質押是實現「打死不賣」和最大化複利效果的關鍵退休策略。
- 機制: 退休後,將生活費的需求轉嫁給券商,透過股票(00662)質押借款來支付日常開銷和利息,從而避免在熊市年份被迫賣股實現虧損,影響長期複利。
- 風險管理——維持率: 質押的核心風險是維持率(市值 / 累計借款)。券商通常要求維持率不得低於 167%。若維持率過低,券商將要求補繳保證金或強制賣出質押品(斷頭)。
- 安全邊際: 質押借款應嚴格限制在總資產的 20% 以下,以確保在市場大跌時仍能保持足夠的緩衝。在 40/30/30 的配置中,現金部位(30%)遠高於質押的借款,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避免爆倉(GGG 狀態)。
- 借款與還款: 質押利息(目前台灣約 2.6%)是每年或每 18 個月借新還舊,可以持續累積借款,借錢不用還本金,只須還利息(但利息也通常會被計入新的借款中,持續累積)。
4. 進階分析與誤區提醒
(1) 資產回測與顏色的意涵
試算表是用來幫助投資者驗證不同資產配置在歷史股災(如 2000 年和 2008 年)中的表現。
- 黃底黑字: 使用者可以調整的參數。
- 粉紅色底: 公式計算的數據,不可變更。
- 綠底綠字 (GGG): 代表回測失敗,發生負值或爆倉(維持率低於 167%)。
- 黃底紅字: 雖然不是負值,但資金已低於基本生活費用所需水準。
(2) 避免的投資誤區
- 房地產: 租金投報率低(約 2%~3%),且長期年化報酬率約 7%,加上修繕和時間成本,並非好的長期投資標的。房東仍是「勞工」身份,而非資本家。
- 保單: 除了意外險外,不建議投資壽險型、醫療型或投資型保單。投資型保單在長期下來(即使是 20 年以上)的年化報酬率通常只有 2.x%,難以打敗通膨。若已購買,建議盡快解約,將資金轉入 00662。
(3) 稅務提醒
應盡量避免投資高股息或配息的產品,以節省稅務成本,並最大化複利效果。
- 台股股息: 股利所得超過新台幣 $20,000,需繳納 2.11% 的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此外,股息會被納入綜合所得稅計算。對於所得稅率高於 8.5% 的中高收入者,股息會額外產生 3.5% 至 28% 不等的所得稅。高額股息所得稅可能使投資人只能領到原股息的七成(70%)。
- 美股股息: 台灣人投資美股(非美國稅務居民)所獲股息,會被美國政府預扣 30% 股息稅。
- 結論: 選擇 00662 這類不配息的累積型 ETF 是最優的節稅策略。
下一步分析建議
您已經掌握了該投資法的實務操作細節,尤其是不同再平衡方式的優劣以及質押在退休策略中的核心地位。
鑑於回測結果顯示,在所有退休無收入的案例中,採用質押借款且使用 40% 原型 / 30% 槓桿 / 30% 現金 配置(案例 3.3)以及無腦再平衡(類型 2)達到了最佳的年化報酬表現(7.70% 總年化)。
下一步,我們應該專注於策略的執行紀律和高階應用:
建議: 由於該方法建議使用無腦再平衡,下一步應著重於探討 「技術再平衡」 策略(在高低檔時在 QQQ 與 QLD 之間轉換)作為進階操作的潛力。我們需要分析這種主動判斷市場多空(高檔/低檔)的進階做法,與簡單的無腦再平衡相比,是否能夠提供顯著且可操作的超額報酬,以及其判斷高低檔的技術指標(如 SMA、RSI)是否足夠穩健,避免淪為擇時的迷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