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38) 彈性再平衡2 0:現金十五年不減損,贏多輸少的安全升級版
課程重點整理
彈性再平衡策略 2.0 (Flexible Rebalancing 2.0) 的核心邏輯:
- 此策略是傳統「聰明再平衡」的優化版本,旨在提高資產維持率(即安全度)。它引入了一個關鍵變數:設定現金水位標準(例如,15 年生活費或 16 年生活費)。
- 當現金部位低於設定的年限(例如 15 年)時,策略會避免消耗現金來彌補槓桿基金。
- 在市場上漲年:將槓桿基金(TQQQ 或 00670L)的獲利轉移一部分至現金部位,以慢慢累積和補充現金水平,直到超過預設年限為止。
- 在市場下跌年:必須「不動如山」地保留現金。此時,應使用圓形基金(QQQ 或 00662)去彌補槓桿基金的部位,而非使用現金,以維持槓桿頭寸。
- 當現金水位高於設定的年限後,則可回到傳統的聰明再平衡模式,即市場下跌時,可以使用現金去補充槓桿基金。
資產配置與風險係數 (Beta) 的調整:
- 在相同的 Beta(如 0.9)下,配置中現金部位越高,資產的維持率(安全性)就越高。建議所有進行股票質壓的投資者,現金部位至少要維持在 30% 以上,以確保安全。
- Beta 與提領率(Withdrawal Rate)呈反向關係:若追求更高的提領率,則必須接受更低的 Beta 配置以降低風險。例如,Beta 1.0 對應約 2.0% 提領率;Beta 0.7 則可對應約 2.8% 提領率。
- 若提領率需求超過 3%(通常發生在資產不足的退休族群),建議搭配高股息產品(如 JEPQ 或 0056)來補足現金流,因為此時高風險的 Beta 配置已不適用。
重要 Q&A 彙整
Q1:股票質押借款與提領上限的風險
學員問題
- 關於股票質押借款,若以 100 萬資產為例,一次性動用 20%(即借款 20 萬)與每年僅動用 2% 的差別為何?
- 為何不建議一開始就使用質押上限(20%)進行投資?
老師回答
- 絕不能在初期就借出一大筆錢(例如 20%),甚至 10% 也有極高風險。
- 假設市場在高點借款 20 萬,若隨後市場暴跌 85%(例如 2000 年),資產可能僅剩 15 萬,此時將導致破產。
- 每年僅提領 2% 的策略相對安全,因為即使市場連續下跌三到四年,累積的借款比例也僅為 8%。
- 由於市場下跌後終將回升,每年小額提領能確保投資者在市場最低谷時,仍能維持維護率,避免因市場恐慌性下跌而被迫補繳或清算。
Q2:美國退休帳戶(401K/IRA)與資產配置規劃
學員問題
- 在美國,退休帳戶(401K, Traditional IRA, Roth IRA)中的資金是否能用於股權質押借款?理財專員表示不行。
- 由於大部分投資資金都集中在退休帳戶內,這是否會影響未來的提早退休計畫?
老師回答
- 退休帳戶內的資金(如 Traditional IRA 或 Roth IRA)確實無法用於股票質押借款。
- 投資策略應避免將所有資金集中在退休帳戶,一般帳戶(Blockage Account)與退休帳戶的資金額度應至少維持一比一,否則可能導致提早退休時無法提取資金花用。
- 建議停止繼續最大化退休帳戶,將資金轉移至一般帳戶。
- 針對已累積過多 Traditional IRA 的資產,應考慮在稅率尚可接受(如 32% 以下)時,逐年進行 Roth Conversion(轉成 Roth IRA),以避免未來數千萬甚至數億元的稅負。
- 在 Roth IRA 帳戶中,可利用槓桿基金(TQQQ)與現金進行再平衡,讓資產增長在免稅帳戶中複利增長。
Q3:高股息產品 JEPQ 與 JEPI 的適用時機與特性
學員問題
- 針對退休族群,若現金流不足,除了 QQQ/00662 外,是否可使用 JEPQ 或 JEPI 等高股息產品來配置資產?
- 這些高股息產品的股息是否穩定?若股價下跌,股息是否會減少?
老師回答
- JEPQ 和 JEPI 適用於已退休且資金非常不足、需要高現金流(例如 10% 股息)的族群。對於仍在上班的投資者,不建議考慮這些產品。
- 產品特性: JEPQ(追蹤 QQQ 指數,約 10% 股息,Beta 約 0.78)和 JEPI(追蹤 SPY 指數,約 8.37% 股息,Beta 約 0.57)。
- 這些基金透過持有 80% 實質指數(QQQ 或 SPY)並搭配 Covered Call(Sell Cover C)等策略來產生穩定的高現金流。
- 即使股價下跌,這些產品的股息金額仍能維持相對穩定,是為長輩提供「活命」所需穩定現金流的選擇,其目標不是追求資本增值,而是穩定收入。
- 在資產配置上,已退休者應優先確保現金流(使用 JEPQ/JEPI),其次是緊急備用金(如 Money Market),若還有餘裕,才考慮投入 QQQ/00662。
【免責聲明】
- 所有回覆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或稅務建議。
- 非專業投資或稅務建議,請自行判斷與審慎決策。
- 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後自行決策。
-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