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31) 正確資產配置,比房子穩,也避開 TQQQ 歸零風險!
00531【正確資產配置,比房子穩,也避開 TQQQ 歸零風險!】
課程重點整理
- 市場與《理財聖經》的核心理念
- 市場趨勢呈現持續上漲,投資應及早入場以把握機會,避免錯失潛在收益。
- 《理財聖經》強調投資的長期性與重要性,其核心原則如「隨時買、隨便買、不要賣」相當於指數基金的投資策略。書中透過每月小額投資(如1200元台幣),估算40年後可累積達一億元台幣的財富(基於20%的回報率假設)。
- 房地產作為投資的評估
- 從投資報酬率角度分析,房產不被視為最佳投資標的,反而具有高風險且屬「吃錢」資產,需負擔管理費與稅金等持續性開銷。
- 強烈建議,除非具備可購買兩間房產的能力,否則不應將第一間房視為無風險資產。理想的買房心態應如購買拖鞋般,視為可替換的消費品。
- 指數基金則被視為可傳承百年、隨時間越發穩固的「不動產」,優於實體房地產。
- 槓桿基金(TQQQ/QLD)的風險與策略
- 槓桿基金如TQQQ,在模擬2000年市場下跌時,其跌幅曾接近99.96%,顯示其極高的歸零風險。
- 儘管短期內槓桿基金績效可能優異,但若經歷市場大幅波動(如1985年至今回測),TQQQ的長期年化報酬(18.28%)可能不及QLD(19.39%)。
- 為規避極端風險,持有的槓桿基金部位必須實施「聰明再平衡」策略,且不應超過現金部位。建議一般投資者採用70%指數基金搭配30%現金的配置,或最多將槓桿基金部位控制在10%。
- 槓桿基金應配置於「歸零也無所謂」的資金範圍內,以應對其瞬間歸零的可能性。
- 財富自由的關鍵
- 個人的財富積累與自由,主要取決於穩健且長期的理財投資,而非單純的職業收入多寡。透過有效的資產配置和時間複利,達成財務目標是可行的。
重要 Q&A 彙整
Q1. 消費與投資的財務規劃
- 學員問題:
- 在累積一定資產後,如何評估及區分必要支出與可延遲的享樂性消費,例如購買汽車或進行國際旅行,以確保仍能達成設定的退休財務目標?
- 老師回答:
- 首先,應明確設定退休目標金額及預計退休年限。
- 利用投資計算工具,依據現有資產、目標退休年數及預期年化報酬率(建議保守估計14%),計算每月需額外投入的投資金額。
- 若每月可支配金額超出達成退休目標所需的最低投資額,則多餘部分可用於消費。
- 強調應適時享受生活,特別是旅行等精神性消費,其回憶價值超越物質損耗。只要退休計畫穩健,無需完全犧牲當前生活品質。
- 學員問題:
Q2. 槓桿基金於免稅帳戶的配置與再平衡機制
- 學員問題:
- 在加拿大免稅帳戶(TFS)中持有槓桿基金如TQQQ和QLD,當帳戶獲得新的年度額度時,應如何進行資金配置?此外,何時應啟動再平衡操作以管理風險?
- 老師回答:
- 槓桿基金應優先配置於免稅帳戶以最大化稅務效益。
- 當免稅帳戶有新的額度時,可將資金投入槓桿基金。
- 一旦槓桿基金部位佔總資產比例超過10%至15%以上,即應實施「聰明再平衡」策略,以應對其潛在的歸零風險。
- 若有持續性收入,可設定年度內部分月份資金流向現金部位,其餘月份用於購買指數基金;若市場上漲過快,可將部分獲利轉為現金,若遇下跌則增加指數基金的購買。
- 學員問題:
Q3. QQQ基金結構轉換之評估
- 學員問題:
- QQQ基金計畫由單一投資信託(Unit Investment Trust, UIT)轉型為開放式基金(Open-end fund),此變革是否會影響其原有的被動式投資策略?股東應如何投票?
- 老師回答:
- 建議股東投票支持此轉型。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ETF均採用開放式結構,UIT模式已相對少見。
- 此轉變旨在簡化基金管理,降低運營費用,並不會改變其被動式投資性質。
- 該變革需三分之一股東同意,基金公司因此積極尋求股東支持。
- 學員問題:
Q4. 個人負債比例之審視
- 學員問題:
- 若個人信貸及理財型房貸佔總資產達40%,此負債比例是否過高?許多理財建議認為高負債存在風險,應如何權衡此觀點?
- 老師回答:
- 只要銀行願意提供貸款,且負債額未超過股票資產的一半,40%的負債比例在有資產支撐下是可接受的。
- 信貸與房貸本質上不具市場波動風險,因此被視為相對安全的借貸形式,不同於具備波動風險的股票質押。
- 只要能透過薪資收入或股票質押產生2%的穩定現金流來償還利息及本金,則該負債是可管理的。
- 質押借款的風險評估應結合市場情況,例如在市場低點時,即使借貸比例相對較高,風險也可能低於高點時的較低比例。
- 學員問題:
Q5. 賣房決策之心理掙扎
- 學員問題:
- 經計算,出售城市房產並將資金投入股市,預計可使退休資產增加200萬元。然而,目前工作地點位於鄉下,通勤時間每日兩小時。賣房後可能需遷至鄉下,產生為工作犧牲生活品質的心理掙扎。
- 老師回答:
- 強烈建議立即執行賣房決策,此舉將最顯著地加速財務自由進程。
- 工作期間可考慮在鄉下租賃房屋,費用相對低廉且可大幅節省通勤時間。待退休後若希望遷回城市,屆時再根據需求租賃或購買即可,不應為不確定之未來綁定資產。
- 賣房所節省的時間,應用於享受生活、放鬆休息,而非增加工作時數。
- 投資理財最忌諱拖延,應當機立斷。
- 學員問題:
Q6. 美國國債與現代貨幣理論之應用
- 學員問題:
- 美國國債規模已達36萬億美元,此現象是否為正向發展?部分華爾街人士對此表示擔憂,這與「政府花錢越多越好」的觀點存在矛盾嗎?此外,為何《漂亮法案》已通過卻延遲執行?
- 老師回答:
- 《漂亮法案》的延遲執行是行政程序所需,所有法案通過後皆需至少三個月時間,以便相關部門制定法規、建置系統及完成註冊等準備工作。
- 從投資者的角度評估,政府增加支出(即使效率不彰)通常對刺激經濟有正面作用,進而有利於資產增值。
- 依據現代貨幣理論(MMT),政府的債務即人民的儲蓄。因此,政府支出越多,人民的儲蓄就越多,有助於推動消費,形成經濟的良性循環。
- 只要不導致惡性通膨,政府積極支出能有效刺激經濟增長。政府的職能應是將資金投入市場,錢作為一種「能量」,流動起來將帶動整體社會經濟的運作。
- 學員問題:
Q7. RWA與穩定幣對金融市場的深遠影響
- 學員問題:
- 實體世界資產代幣化(RWA)與穩定幣的發展,是否會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這將如何影響房地產貸款模式?穩定幣的流通性增強對貨幣供應有何影響?
- 老師回答:
- RWA透過資產代幣化(如將房產上鏈),可實現24小時全球交易,大幅提升資產流動性,將是未來金融市場的趨勢。股票因其易於估價,將是首批被代幣化的資產。
- 穩定幣的發行將顯著增加貨幣流動性。例如,過去被短期國債鎖定的資金,現在可透過穩定幣的形式重新進入市場流通。此機制下,每發行一塊錢的國債,市場可能增加兩塊錢的流動性。
- 這將導致市場資金異常充裕,對高科技及金融領域產生巨大助益,加速資產增值,進而加劇社會的貧富分化。
- 穩定幣的普及也可能侵蝕許多小國家的鑄幣權,因其便利性將促使人們放棄弱勢本國貨幣轉而使用穩定幣。
- 學員問題:
Q8. 預期投資報酬率與AI對經濟成長的驅動
- 學員問題:
- 預期NASDAQ指數基金(QQQ)的年化報酬率是否可能快速突破38%?人工智慧(AI)的廣泛應用將如何影響未來的經濟成長模式?
- 老師回答:
- QQQ的年化報酬率預計可能從過去的18%提高至20%以上,具體數字不應過於執著,但其成長潛力巨大。
- AI技術,特別是從ChatGPT發展至今的整合應用,正以驚人的速度提升效率,如Apple將AI功能整合至其裝置,使其應用普及化。
- AI猶如個人與企業的「智能秘書」,若能充分授權並提供數據,其輔助能力將極大化。反之,若因隱私顧慮而限制AI,其效益將受限。
- 在AI驅動的未來,未能適應或採用AI的個人與企業可能面臨淘汰或貧困。這將進一步加劇社會的兩極分化。
- 透過金融操作,特別是結合借貸槓桿,將是實現財務自由與成為富豪的關鍵途徑。AI技術的飛速發展將持續推動經濟高速增長,使得投資QQQ等指數基金的潛在回報超越傳統預期。
- 學員問題:
【免責聲明】
- 所有回覆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或稅務建議。
- 非專業投資或稅務建議,請自行判斷與審慎決策。
- 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後自行決策。
-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