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18) 資產配置奇門:指數投資與風險覺醒
標題:00518 【從房子到債券:資產配置是奇門,避開詐騙、看懂風險、重返指數】
哈囉,各位朋友!James 老師又來和大家分享投資理財的心得了,今天帶來的是《資產配置奇門,從風險到覺醒》這個重要主題喔!
課程重點摘要:
投資心法:無視市場波動,長期持有
- 主持人 James 老師強調,投資人應該「無視」市場震盪、國際局勢、財報、經濟數據等外在因素。這些波動是常態,無需過度擔憂,因為市場最終都會上漲並創新高。真正的投資是「無聊」的,若感到刺激,那便是投機或賭博。
- 投資者應該永遠保持極度樂觀與陽光的心態,投資需要忍耐,財富值得等待。
資產配置:風險控制的「奇門遁甲」
- 「好的資產配置」才是面對市場波動的「奇門遁甲」,也是強大的「陸海空三軍」佈局。風險控制的首要之務就是資產配置。
- 現金為王:現金是資產配置的「食物與空氣」,在三軍中如同「空」。擁有足夠的現金,才能避免對市場過度恐慌。
- 指數基金與槓桿:指數基金(如納斯達克 100 指數基金)是資產配置中的「航空母艦」,而槓桿基金則像「飛彈部隊」。股票質押則被比喻為「變形金剛」,共同構成一個強大的整體作戰部隊。
- 債券選擇:James 老師不建議購買長期公債。他指出,短期公債利率與央行利率綁定,如同貨幣市場基金,波動不大。然而,長期公債的利息雖然票面看起來高,但若考慮通膨(例如 5% 票面利率、3% 通膨,30 年後實際年利率僅剩 1.94%),其真實價值會被嚴重侵蝕。因此,目前的短期利率(4%)遠高於長期公債的實質收益,所以不建議購買長期公債。美國財政部發行長期公債,是因應長期預算,而非利率波動,且百年國債等同於變相違約,因為長期利息幾近於零。
心態與人生觀:
- 認知決定貧富:貧富差距是「認知」造成的,而非制度。因此,提升認知、改變思維,是擺脫貧困的關鍵。
- 遠離「短炒」:短線交易如同「賭博加吸毒」,會讓人上癮,最終會毀掉人生、家庭、健康與自我,不值得追求。
- 助人為樂:分享投資知識、幫助他人,不僅是為了他人,也是為了成就自我價值,帶來極大的喜悅。然而,最高境界的助人是「無我」的,不求回報,也感受不到「快樂」或「價值」,因為那應該是「自然而然」的。
重要問答摘要:
如何說服親友投資
- 老師與聽眾分享,要說服親友進行指數投資非常困難。即使提供試算表或邏輯分析,也難以說服他們,因為他們寧願選擇確定但低報酬的保險回報。
- 成為「大樹」:最好的方式是自己先變得富有,當親友看到你的成功時,才會相信你所說的話。
- 「種子發芽」:傳遞知識就像種下一顆種子,它是否發芽,何時發芽,事先都無法預知。人們的「基因」或內在結構決定了他們接收和反應訊息的方式。
- 積極引導:若真心想幫助年輕人,需要持續引導,例如陪伴他們開戶、放入資金、定期檢視狀況,並每月持續投入,才能真正幫助他們入門。
變賣房產租賃投資的觀念
- 主持人表示,能夠賣掉自住房去租房子並將資金投入指數基金,是需要極大勇氣和強大內心的理財方式。這並非混得不好,反而是「混得太好」的表現,因為這代表對財富的深刻理解與認知。
信用卡貸款與股票質押的選擇與風險
- 學生的迷思:有學生認為股票質押利率低(例如台灣的證券質押利率 2.56%)且只需還利息不需還本金,因此傾向優先使用股票質押,保留信用貸款額度作為市場大跌時的應急資金。
- 老師的糾正與解釋:
- 質押資金不可再投入股票:股票質押借出的錢,只能用於生活開銷,絕不能再投入股市。這是投資紀律的首要原則。
- 信用貸款安全性較高:老師強調信用貸款(信貸)比股票質押更安全。信貸與股票市場波動無關,不會有追繳保證金的問題。
- 股票質押風險高:股票質押的風險極高,券商在市場下跌時可能隨時收緊銀根、要求追繳,甚至鎖定額度,讓你無法提款。這就像借高利貸,非常危險。
- 兵力越多越好:能借出的錢越多,代表有越多的「勞工」為你工作。因此,應將信用貸款的額度也盡快借出,投入投資。
- 資金配置策略:可將較低利息的股票質押借款,用於償還信用貸款的本金與利息。這樣一來,你的薪水就可以完全投入投資,而不需要用來償還貸款,達到風險較低且資金利用率高的效果。
- 安全優先:投資的最高原則是「先求安全,再求獲利」。即使信貸利率稍高,但其風險較低,仍是首選。
老年父母的照護
- 主持人以自身經驗提醒,獨居老人雖然看似能自理生活,但常感孤獨,且可能不按時吃藥、測量血糖血壓,導致病況惡化甚至跌倒。
- 建議提早考慮聘請看護,即使父母看起來健康,看護也能協助飲食、按時用藥,並注意跌倒風險,這比等到需要照顧時才行動來得更佳。
- 多陪伴與關懷,是子女對父母重要的責任,避免留下遺憾。
金融業的詐騙與監管
- 主持人嚴厲批判台灣金融業普遍存在的「一條龍詐騙」現象,特別是指銀行將儲蓄客戶導向購買保險產品。他認為這是利用監管漏洞,將定存的錢引導至保險,因為保險業最大的敵人就是定存。
- 保險通常不建議購買,因為其回報極低,不如將錢投入指數基金。
發行書籍或接受媒體採訪的考量
- 主持人坦言,他曾考慮出書或接受採訪,但擔心其「質押過日子」等投資觀念會觸犯台灣金融法規,並引發房地產、保險、金融業等利益團體的強烈反彈與攻擊,甚至導致網路霸凌或平台被封殺。他認為這會造成「體無完膚」的後果,甚至可能觸犯法律。
【免責聲明】
- 所有回覆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或稅務建議。
- 非專業投資或稅務建議,請自行判斷與審慎決策。
- 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後自行決策。
-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