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05) CLEC投資哲學:簡單、長期、複利,打造你的財富自由之路
00505 [ CLEC投資哲學:簡單、長期、複利,打造你的財富自由之路 ] 講師 Kevin Tsai
哈囉,各位朋友大家好!Kevin Tsai 在這集課程中,分享了 CLEC 投資哲學的核心精髓,這套方法不僅簡單、易於複製,而且不需花費大量時間研究股市,特別適合年輕人及大部分想要達成財富自由的人。他希望能將這套「做對投資」的方法推薦給大家,並強調這會是你這輩子上過最重要的投資課之一喔。
以下是本集課程的重點摘要:
1. CLEC 投資哲學的緣起與講師背景
- Kevin Tsai 的投資歷程:Kevin 老師分享,過去二三十年他嘗試過多種投資方式,包括買賣個股、研究財經雜誌、選擇基金、研究期權、投資海外股市,以及資產配置、購買債券等,目的都是為了追求穩定回報以達成財富獨立。直到 2021 年,他發現了 CLEC 投資哲學,並認為其非常實用且適合大眾,特別是年輕人,因此開始親身實踐。
- James Chen 老師的啟發:CLEC 投資哲學的創辦人是 James Chen 老師。James 曾任美國紅十字會副總裁,年紀輕輕 42 歲就成功退休。退休後的 20 年來,他無償教導華人如何正確投資。他從個股投資轉向極簡化的投資方法,因為他發現個股操作難以讓大眾跟隨。James 的理財頻道提供豐富的投資理財、美國稅務、退休規劃、股票質押借款、風險管理,甚至是小孩教育和生活分享等內容。
- 分享目的:Kevin 老師強調,這次分享是為了提供一個入門引導(introduction),讓你對這種簡單而正確的投資方法有全面的認識,但仍鼓勵大家深入觀看 CLEC 頻道的影片,提升自己的「財商」。
2. 財富自由的三大核心要素
Kevin 老師指出,要達到千萬美元甚至億萬台幣的資產目標,基本上有三個關鍵要素:
- 努力儲蓄:你必須先有錢才能讓錢去賺錢、錢滾錢,所以一開始的本金累積很重要。
- 做對投資:市場上投資選項眾多,選擇正確的投資標的非常困難,但卻至關重要。好的投資能保證長期穩定的回報並不斷滾大資產。
- 長期持有:透過「複利效應」讓資產隨著時間倍數增長,這是財富累積的第八大奇蹟。Kevin 老師以試算表為例,假設年化報酬率 14%,每月投資 1,000 美元,25 歲開始,40 年後 65 歲時,將擁有 1,600 萬美元。
3. 為什麼推薦投資 QQQ (Nasdaq 100)?
Kevin 老師和 James 老師都強力推薦將 QQQ 作為核心投資標的:
- 簡單易懂,無需研究個股:投資 QQQ 意味著你不需要花時間研究買賣什麼、何時買賣,它是一個簡單但被認為正確的方法。
- 代表美國頂尖企業,自動汰弱留強:QQQ 追蹤的是美國納斯達克市場前 100 大公司,其中約 50% 為科技股。它像一場「接力賽」,表現好的公司會被納入,表現差的則會被剔除,實現自動化的汰弱留強。你持有 QQQ 就等於自動擁有這些長期賺錢的優質公司。
- 相信人類進步、科技發展和美國經濟領導地位:過去 200 年來,人類科技持續進步,美國在全球科技和經濟中扮演火車頭的角色。許多創新和研發都在美國發生。因此,投資美國的頂尖企業被認為是正確的選擇,且預計未來 20-30 年仍將保持領先地位。
- 歷史績效優異:過去 17 年 QQQ 的平均年化報酬率約 14%,而過去 10 年更高達 18%。與 SPY (S&P 500) 相比,長期來看 QQQ 的增長速度更快(例如,從 2000 年至今 QQQ 漲 8 倍,SPY 漲 3 倍),雖然短期波動可能較大。Kevin 老師認為,考慮到 AI 的發展,未來 14% 的預期報酬可能還算保守,甚至可能達到 18% 或 20%。
- 稅務效益:長期持有 QQQ 不賣出的話,可以避免每年頻繁買賣產生的資本利得稅。
4. 長期投資的心理建設與實踐策略
- 定期定額,不理會市場波動:無論股價高低、景氣好壞、新聞報導或牛市熊市,只要持續投入多餘的資金,並長期持有,越晚賣越好。
- 克服恐懼,視下跌為機會:市場會經常性地出現下跌,例如每年可能有 10-20% 的修正,每 8-10 年可能會有 30-50% 的大跌。然而,只要選擇對的投資標的,市場長期來看終將回升,且回升速度通常很快。將下跌視為「打折」購買便宜資產的機會,反而應該持續買進。
- 不要試圖擇時進出(timing the market):Kevin 老師強調,試圖判斷市場高低點來買賣是非常困難且容易犯錯的。即使像 James 老師這樣經驗豐富的投資者,過去試圖逃避泡沫市場也常常導致賺得更少,因為成功次數遠少於失敗次數。
- 避免雜訊干擾:許多財經新聞標題聳動,但往往是為了吸引眼球,且消息發布時市場通常已將其價格化(price in)。過度關注這些訊息只會造成不必要的緊張和錯誤的決策,建議不看這些「垃圾新聞」。
- 資產配置與緊急備用金:年輕人應保留約六個月的緊急備用金。對於接近退休的人,則應將備用金提高至兩到五年,以避免在市場下跌時被迫賣出股票來維持生活。James 老師的進階建議甚至會搭配槓桿基金來平衡現金持有造成的報酬率下降,但這屬於較複雜的進階議題。
- 股息再投資:設定帳戶時務必開啟股息再投資功能,讓收到的股息自動購買更多股票,最大化複利效果。
5. 避免的投資誤區
- 債券、定存與黃金:這些資產長期回報率遠不如股票。債券波動大時跌幅與股票相當,上漲時卻慢很多。定存在通膨下會導致資產貶值。
- 房地產:除非在低點買入,否則長期投資報酬率可能不如股票,且還有維護、房客等管理問題。
- 投資型保單與年金:這些產品常有高額佣金(big cut),會侵蝕你的投資報酬率,且保障額度有限,不如自己好好投資。
- 其他國家股票:像中國、東南亞股市,因制度不健全或法規嚴謹,長期表現不如美國。台灣的 0050 也因過度集中台積電而有風險,高股息基金 0056 的長期績效也不佳。
- 聽信理專與小道消息:理專的利益與你可能衝突,他們會推薦能讓公司賺錢的產品。小道消息或推薦個股往往不靠譜,因為大部分人難以長期跑贏大盤指數。
6. 從勞工到資本家的思維轉變
- 讓金錢替你工作:勞工即便薪水很高,也需要付出時間勞力才能賺錢,而資本家則是透過投資讓資產自我增長,最終達到不為錢工作的境界。
- 賺取人生而非僅僅金錢:正確的指數投資能讓你省下大量研究股票的時間,將這些寶貴的時間投入到關心家人、熱愛的事物、興趣或工作本身,從而賺取更豐富的人生。
7. 退休規劃
- 4% 法則:美國常見的退休提領法則建議每年提領總資產的 3% 到 4%,這樣即使活到 100 歲,資產也可能花不完,甚至會越花越多。例如,若退休時有 300 萬美元資產,每年可提領 12 萬美元 (300 萬 * 4%)。
- 考量稅務與開銷:在計算退休所需金額時,應將所有開銷,包括稅金、保險、購車等費用都納入考量。
8. 結語與建議
Kevin 老師總結,這套投資方法「大道至簡」,執行上雖然簡單,但挑戰在於需要堅定的信念與紀律。面對市場的震盪、國際情勢、財報分析等,都不應過度理會,而是要以「近乎信仰」的方式去執行,相信人類會持續進步,相信科技會不斷發展,相信美國將引領世界經濟。最重要的是,立即行動,越早投資越好,選擇正確的標的,給予足夠的時間,讓複利效應為你創造財富。
他再次強調,如果對更進階的內容有興趣,James 老師的 YouTube 頻道有非常多詳細的播放列表,例如「一億元的人生」、「退休計畫」、「股票質押貸款」等,都非常值得參考喔。
【免責聲明】
- 所有回覆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或稅務建議。
- 非專業投資或稅務建議,請自行判斷與審慎決策。
- 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後自行決策。
-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