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21C) 質押理財:現金流與退休規劃

1. 來信學員提問:現金流、負債與質押考量

學員向 James 老師請教,表示近期聽課後意識到若僅依賴薪資扣除生活費後再投資,金額過於有限。由於每年報稅雖然申請了 127 利率,但每個月的所得稅分期加上車貸及房貸支出合計約 8 萬元,幾乎佔去了學員所有的薪水。目前僅能依靠先生的薪水及獎金扣除生活費後的餘額,投入 442 配置。為了解決現金流的壓力,學員已辦理股票質押的線上申請,但尚未開始操作。

在實際操作前,學員有以下幾點疑問希望向老師確認:

  • 1. 配置調整: 如果有質押,且需要更多現金時,是否需將現行的 442 配置改為 433 呢?
  • 2. 質押比例: 在確定維持率能達到 167% 以上的條件下,是否只能質押總資產的 2%?學員計算若想每月用股票質押的錢來支應 8 萬元的稅款和貸款,每年需支出 96 萬元(8 萬 x 12),以 2% 的質押率回推,資產需達 4800 萬元(96 萬 / 0.02)。然而,學員目前的資產僅有 2500 萬元,尚未達到此目標。
  • 3. 退休時的貸款處理: 學員的年開銷為 120 萬元,預計當 43 配置達 6000 萬元(120 萬 x 50)時即可退休。但是,如果屆時仍有 500 萬元的信貸和 500 萬元的房貸,學員應優先將這些貸款還清,還是將還貸費用計入生活費中,並持續以 2% 質押的方式來維持生活呢?

2. 老師回覆:質押配置、借款與退休規劃建議

James 老師針對學員的提問提供了以下建議:

  • 質押資產配置: 在進行質押操作時,資產配置可採 433 或 424 兩種模式。然而,不論選擇哪種配置,Beta 值都不可超過 1.0。
  • 質押借款比例與範圍: 老師強調,透過總股票市場的 43 或 424 配置進行質押,每年可借出的金額上限應為總資產的 2%。這筆借款需能涵蓋當年度的所有生活開銷以及其他的貸款還款。
  • 貸款處理原則: 老師建議「借款永遠不要還」,至少不應該提早還款。
  • 退休後貸款計入開銷: 在退休之後,貸款的每月繳款金額應被視為年度開銷的一部分。因此,個人資產的 2% 必須足以覆蓋所有的生活費用,再加上其他貸款的還款。

3. 內容總結:質押理財的關鍵考量與風險控管

這份溝通內容闡述了一位學員因所得稅、房貸與車貸壓力,導致每月現金流吃緊的困境。為了解決此問題,學員考慮運用股票質押作為支應稅款與貸款支出的手段。

學員主要針對質押操作前的幾項關鍵問題尋求老師的確認:

  • 質押時資產配置是否需從 442 調整為 433。
  • 質押比例是否受限於總資產的 2%,以及如何在目前資產未達目標的情況下運用此限制。
  • 退休目標達成時,應優先償還信貸與房貸,還是將其計入生活開銷,持續透過質押維持生活。

James 老師在回覆中建議,質押資產配置可選擇 433 或 424,但強調 Beta 值必須控制在 1.0 以下。關於質押借款,老師明確指出每年最高應以資產總額的 2% 為上限,且這筆金額需能支應當年度的所有開銷與貸款。老師的核心觀點是,貸款可「永遠不還」,重點在於現金流是否穩定且足夠。此外,退休後,所有貸款的每月支出都應計入年度開銷,以評估質押是否仍能全面覆蓋所有費用。

這段溝通提醒我們,若想透過股票質押來維持生活或支應開銷,資產總額必須達到足以支持質押比例的門檻,並做好全面的風險控管與現金流規劃。影片最後的「投資風險預告」也再次強調,股票質押雖可靈活應對短期現金流壓力,但必須嚴格控制在安全範圍內,切勿高估可支應金額或低估維持率風險與股市下跌的潛在風險。建議採用如 433 或 424 等低槓桿策略來進行資產配置,以確保退休生活穩健,現金流不中斷。同時,每年定期檢視資產與負債比,避免過度依賴借款導致資產受損。


【免責聲明】

  1. 所有回覆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或稅務建議。
  2. 非專業投資或稅務建議,請自行判斷與審慎決策。
  3. 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後自行決策。
  4.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