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08C) 房產困境轉型:NDQ投資與子女贈與策略

1. 學員來信:房產投資失利、NDQ配置與子女教育金疑問

尊敬的老師您好,昨晚讀到您的回信非常感動,原來我是如此幸運,能遇見一位高貴又親民的智者。我今年 49 歲,先生 51 歲,我們仍努力工作,每天都戰戰兢兢,不敢懈怠。在遇到您前,我們毫無投資經驗,甚至認為投資是騙人的遊戲。直到 2022 年 1 月在 Club House 聽見您的聲音,彷彿神在點醒我。2 月中,我依照您的指引買進 FANG,FANG 是 14.5 元買進,共 10 萬奧元。目前 F 漲到 30 多元,若賣出將需繳稅。

  • 問題一: 這樣的情況是否應該繼續持有?

我們考慮出售四間房產,回頭算發現,投入房產不如投入 NDQ。以 2017 年買的房為例,若當時投入 NDQ,今天賬面值會超過 14 萬。反觀持有房產至今,扣除成本後竟然還虧損,令人感嘆。其他三間房也面臨同樣狀況,實在不是理想的投資方式。目前四間房每年還本加利息 21.6 萬,加上市政土地稅與保險約 4 萬,總支出約 25.6 萬。租金收入卻僅 20.5 萬,租客正常租的前提下也難平衡。若再計入維修與生活壓力,我們的確很難維持,才決定賣房。感謝老師多年來的陪伴,是您的智慧讓我先生和我堅持走到今天。我們計畫 2025 到 2026 年賣出三間房,預估稅後可得 120 萬奧元。

  • 問題二: 這筆錢是否能進入自管養老賬戶購買 NDQ?應透過券商還是銀行?

老師您提醒過要保留現金,因為我們尚在工作,收入足夠日常與房貸支出,我也願意將多餘收入投資 ND,以逐步建立長期資產。兒子今年醫學系畢業,明年工作,稅後年收約 6 萬。他願全數投資 ND,我會承擔他的生活費,協助他從年輕就累積資產。

  • 問題三: 他該像我一樣買 Q 還是用更積極方式投入?

現在開始聽老師的課,雖然名詞不懂,但有 AI 輔助已不再感到茫然。我也努力分享給親友,但總難讓他們相信。這讓我更敬佩老師的堅持,老師講的如此明白,為何還有那麼多人聽不懂?他們難道來自另一個星球?衷心期待老師的指引,謝謝您。

2. 老師回覆:養老賬戶、投資方式與子女理財觀念

James 老師回覆學員指出:

  • 關於澳洲養老保險賬戶 (Superannuation) 購買 NDQ 的稅務考量

    • 老師表示不太懂澳洲養老保險賬戶購買 NDQ 的具體規定。
    • 若在養老保險賬戶內,未來賣掉取出花用不用繳稅金,那當然應放在養老險賬戶內。
    • 若未來拿出來還是得當做一般收入繳稅,尤其像美國的傳統退休賬戶還規定年齡到達強迫提繳稅,那就不要放了。
  • 投資 NDQ 的正確途徑

    • 一般的投資應該在證券商開戶投資 ND,不要在銀行投資。
  • 關於兒子生活費與贈與的建議

    • 老師認為你兒子應該還是要承擔自己的生活費,他的收入多少、花多少自己控制,能存多少自己存,這才是正確的方式。
    • 你們不應該給他生活費,而是他應量入為出,自己要有理財跟收支的觀念。
    • 你們可以看澳洲每年贈與免稅額多少,用贈與的方式在他名下開監管賬戶投資,這樣會比較好。
    • 也就是他工作收入自己要量入為出,學習收入與開銷的決定,而不是你給他生活費。
    • 若要給小孩錢,不是給他生活費,而是應該用贈與的方式放到他的投資賬戶投資。
  • 關於投資理解與大眾認知

    • 老師認為大多數的人都生活在地球上。
    • 我們所說的他們聽不懂,不是他們來自另外一個星球,應該是我們來自另外一個星球。

【免責聲明】

  1. 所有回覆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或稅務建議。
  2. 非專業投資或稅務建議,請自行判斷與審慎決策。
  3. 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後自行決策。
  4.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