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27) 長期投資致富,避開金融陷阱
標題:00527 【從6000萬滾出60億?長期滾雪球配上2%質押的奇蹟路徑】
今天這集課程主要聚焦在長期NASDAQ指數投資的理念與實踐,並透過聽眾提問,深入探討投資中的各種迷思與挑戰。James老師以其獨特的見解,引導大家理解市場運作的本質,並強調正確的心態與資產配置的重要性。
課程重點摘要:
James老師在課程前段傳達了幾個核心觀念,可以說是CLEC投資頻道的精髓:
- 市場無高點,只有更高點:老師強調市場沒有最高,只會更高,因此不要被市場的震盪影響,也不必理會國際政治(如川普和普丁)、經濟數據(如CPI、財報)等外部因素。他倡導「無為而治」,買了就不要管。
- 長期投資是唯一策略:對老師來說,談論20年的長期投資才有意義,因為財富的積累需要時間。他指出,你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或「一夜致富」,但「一夜破產」卻有可能,因此風險控管至關重要。
- 資產配置是面對風險的唯一方式:面對市場波動,唯一的方式是擁有足夠的現金和做好資產配置,而不是去預測市場。他建議「有錢立即買進,打死不賣」,這樣才能致富。
- 估值是偽科學,價值投資很困難:老師認為估值非常困難且主觀,就像蒙娜麗莎的微笑,每個人看法不同。他引述蒙格和巴菲特從不使用現金流折現率來評估公司,因此建議大家忘記估值,專注於長期投資,不要理會外界「股價太貴」的說法。
- 正確的投資標的與長期持有:老師指出,只要是「對的投資」,長期一定會獲利。他推薦的QQQ(或台灣的00662)是基於他40年經驗「萬中選一」的標的。他強調,立即買進的預期獲利最高,錯過就是永遠的虧損。他更直接點出「少賺就是紮紮實實的虧損」,因為這會讓你比別人「變窮」。
- 理解資本主義的第一性原理:老師認為,要深入理解世界金融和政府政策,就必須從資本主義的角度思考,因為整個世界都在其控制之下。他解釋了新興國家外匯存底不足的問題,在於缺乏出口賺取美元的能力,而過度依賴金融帳的資金流入,這形同「奴役美元」。歐美強勢貨幣的國家則透過金融操作來「奴役全世界」。
- 資產配置與再平衡的核心精神:槓桿基金、原型基金和現金都是長期資產配置的一部分。長期持有是精髓,而資產配置與再平衡則是面對風險的必要手段。老師強調,資產配置是個人化的,需考慮每個人的風險承受度、年齡、資產大小和目標,而非盲目照抄。
重要 Q&A 彙整:
Q1:人工智慧(AI)時代的工作與退休,以及「地理套利」是否可行?
- 學員提問: 擔心AI將取代大部分工作,所以未來10年應繼續工作,不要太早退休。另外,考慮搬到東南亞等物價較低的國家進行「地理套利」,降低生活開銷,是否可行?
- 老師回應:
- 關於工作與AI: 工作應基於是否有熱情、喜不喜歡,或是為了興趣,而非僅因AI時代的來臨。若總因時代變遷而工作,將永無止境,因為AI之後還有太空、火星時代等。快樂與金錢夠用才是重點。
- 關於「地理套利」: 將搬到落後或開銷較低的地方稱為「套利」,老師直言這是「墮落」,不是追求的目標。他認為,不應該為了省錢而遷就生活環境。例如,為了省房租而搬到遠方,通勤時間的浪費(佔清醒時間的五分之一)是極大的「外部不經濟」。他舉例自己如果想搬到花東,會是因為那裡很美,而不是因為開銷低(甚至可能更高)。強調要住在方便且喜歡的環境。
Q2:如何說服親友接受投資觀念,並調適看他們辛苦工作的心理?
- 學員提問: 雖然理解「課題分離」和「人各有命」,但看到親友為三餐、為錢所困,仍感可惜,不知該如何調適心情,因為再怎麼說他們也聽不進去。
- 老師回應:
- 關於幸福與放下: 老師認為「無所負擔」就是幸福,這需要學習課題分離、放下、斷捨離。當你把所有問題都丟掉,就能達到「無所謂都沒關係」的境界,這是一個「修煉」的過程。
- 關於幫助他人: 老師以心臟科病人因7000元台幣手術費猶豫,導致病情惡化的例子,說明「窮是一種病」。他強調,我們無法拯救所有人,因為像菩薩、醫生也能力有限。能救的只有那些願意聽、願意改變的人。他建議,分享觀念後,若對方不相信,就不強求。如同耶穌基督所說:「信我者得救」,因為投資的道理很簡單,但要相信並去實踐才能得救。他也警示,若只是點醒對方卻沒有引導其正確學習,可能反而害了對方,導致其錯誤操作而破產。
- 有效引導方式: 老師建議,與其直接說服,不如引導對方來看頻道影片,從最根本處建立正確觀念,避免接觸到「妖魔鬼怪」。強調不能只靠「一面之詞」講投資,必須透過系統性的學習。對於不願聽的人,不必爭辯,因為對方可能覺得自己才是對的。
Q3:夫妻間的財務溝通與投資實踐?
- 學員提問: 太太理財觀念保守,但想投入更多資金。之前嘗試溝通受挫。如何讓太太有參與感並接受,避免婚姻破裂?
- 老師回應:
- 循序漸進與參與感: 溝通要「慢慢來比較快」。可以先從少量資金(如00662)投入,並定期向太太展示投資的進展(如報酬率)。即使市場預期未來可能大跌,也要讓太太知道市場終將回來,因為生產力提升是長期趨勢。最重要的是讓太太有「參與感」,例如貸款下來的資金,可以一部分放在太太的帳戶,讓她安心,即使不投資也當作現金,這樣她會比較放心,也比較願意溝通。強調若大筆資金突然投入,市場若腰斬,可能導致婚姻破裂。
- 避免「倖存者偏差」: 即使自己賺錢了,配偶也可能認為是「僥倖」或「倖存者偏差」,反而潑冷水。因此,最好從一開始就逐步溝通,慢慢「洗腦」,讓他們有參與感,而非等到成功後才告知。
Q4:霍華德.馬克斯(Howard Marks)的週期理論與應用?
- 學員提問: 霍華德.馬克斯的週期理論指出,市場週期沒有固定時間,而是透過投資者情緒判斷泡沫是否過大。理解是否正確?
- 老師回應: 學員的理解「完全正確」。霍華德.馬克斯的觀點是,當投資者瘋狂時要恐懼,當大家恐懼時要樂觀。然而,老師指出,如何執行卻沒有明確指標,因為每個人的「市場溫度計」都不同。他以自己2000年和2008年賣股的經驗為例,雖然賣對了,但原因並非預測到泡沫,而是感覺到市場的某些「不對勁」。
Q5:高利率保單的實際報酬率與詐騙風險?
- 學員提問: 長輩堅持其3、40年前購買的保單有8%高報酬率,自己懷疑其真實性,該如何解釋?
- 老師回應:
- 警惕「詐騙」: 老師指出,保險業界的推銷佣金可能高達30%,這意味著公司要先填平這30%才能談盈利,因此其承諾的報酬率非常不可靠。他曾與保險專業人士辯論,對方最終承認保險是根據你繳的保費來賠付,而非你預期的金額,這根本不叫保險。
- 實際IRR計算: 老師強調,看似高報酬率的保單,若以內部報酬率(IRR)計算,實際可能非常低。他以28年繳費1500萬的保單為例,若投入00662,20年後可能累積4700萬,28年後甚至可能達到1億。而如果一年只能領100萬(1%的報酬率),那顯然是被「詐騙」了。他鼓勵學員找出保單內容,並利用投資計算機或IRR計算影片來驗證。強調25年前的保單,其年化報酬率要達到7-8%幾乎「不可能」,因為當時美國長期國債殖利率都沒那麼高。
- 避免誤導: 提醒學員,若長輩已習慣其投資方式,且無法得知對方資產全貌,很難給予建議。若對方願以小額試投(如每月2萬),這可能是最好的方式,不必急。因為「你怎麼知道他進來不會虧損?」,若一開始就All-in導致虧損,可能反而與對方斷絕關係。
Q6:資產配置中面對極端高利率(停滯性通貨膨脹)的風險?
- 學員提問: 資產配置原則考慮了股價跌到零和預留15-20年生活費,但若發生像1980年代20%的高利率停滯性通膨,資產配置模型是否能承受?
- 老師回應: 老師認為這是可以應對的。股價質押初期借款利率低(如2%),若市場持續上漲,現金儲備會增加超過15年。若出現停滯性通膨(如1970-1980年代,股價橫盤但利率高),只要資產配置得宜,例如將現金比例提高到40%,準備20年的生活費,就能度過。他強調,「你如果擔憂越多,你的現金就要越大」。
Q7:「分散投資」的本質與貨幣貶值的影響?
- 學員提問: 觀察到學術界和金融業所提倡的「分散投資」,實際上是奪取人們財富的「詐騙集團」系統,導致人們收入不足以應付多重花費,最終變窮。此外,本國貨幣(如馬幣)長期對外幣(如新幣)每年貶值2%,使得房產看似高報酬,實質扣除通膨和匯率後,長期幾乎是零報酬。如何點醒身邊的人,卻不讓他們感到後悔或悲觀?
- 老師回應:
- 關於「系統性詐騙」: 老師同意,許多傳統金融教育(如股債平衡、債券基金、高股息等)是「資本主義詐騙集團」的一整套系統。巴菲特也曾批評商學院所教的知識是「垃圾」。他表示,這是一個「系統性詐騙」,讓銷售者深信其產品是好的,以達成詐騙目的。老師認為,只能點到為止,再深入說可能被「抓去關」。
- 點醒後的引導: 他強調,單純點醒對方意義不大,甚至可能「害了他」,因為他們可能因此投入短線操作而破產。最好的方式是引導他們來看CLEC頻道的影片,從最根本的觀念開始學習,避免在外遇到「妖魔鬼怪」。他建議,可以像傳教一樣,告知有這個頻道,若對方不看,就讓他自行選擇。不必試圖與那些「覺得自己更厲害」的人爭辯。
Q8:鼓勵投資QQQ是否會拉高股價,讓早期投資者受益?
- 學員提問: 有朋友問,我們一直鼓勵大家買QQQ,會不會把價格「拱起來」,讓早期買的人得利?
- 老師回應: 不會。市場規模非常龐大,個人的推廣不會影響股價。重點在於「你什麼時候買進去不重要,你只要買進去之後過40年,你的報酬率就會跟我過過去40年是一樣的」。他強調,市場長期都會漲,只要持有夠長的時間(如30年),無論何時投入,你的年化報酬率都會趨於一致,與早期投資者的報酬率相同。這與買進的價錢無關,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事件」,你投資30年就是會有那麼多回報。
Q9:台灣投資人應如何選擇投資工具,以及海外券商的風險?
- 學員提問: 詢問台灣投資人每月5000元台幣的投資標的,以及是否能使用「副委託」或海外券商。也關心數位金融和加密貨幣。
- 老師回應:
- 台灣投資首選: 對於台灣投資者,他明確建議購買00662,而不是透過「副委託」或海外券商。他強調「不買副委託,不到海外券商」三遍,因為副委託有稅務問題、最低手續費,而海外券商則有遺產稅(高達40%)和繼承人難以找到帳戶的問題,非常不便且風險高。
- 數位金融與加密貨幣: 數位金融是一個趨勢,市場會因其上漲而上漲。至於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老師不鼓勵大額投資,但若投入金額「不傷大雅」(如10萬美元),則「隨便」。
整體而言,本集課程再次強調了CLEC頻道的核心理念:長期持有正確的指數型ETF、做好資產配置、保持足夠的現金流,以及養成正確的投資心態(無為而治、不預測市場、不追逐短期波動),遠離各種金融詐騙和不切實際的幻想。老師也一再重申,投資是個人化的過程,不能照抄,必須內化精髓,並在家庭溝通中保持耐心與智慧。
【免責聲明】
- 所有回覆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或稅務建議。
- 非專業投資或稅務建議,請自行判斷與審慎決策。
- 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後自行決策。
-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