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24C) 親情遺憾:母愛、陪伴與無常

學員來信內容:

James老師好,星期六您提到父母親的陪伴,其實我的遺憾幾年前就造成了。我的父親早逝,我的母親扛著我父親留下的負債,辛苦地過了好多。我有一個姐姐,兩個弟弟。小弟因經營破產,跑到大陸生活再也沒回來。我的姐姐結婚前就被我姐夫騙了,嫁給姐夫後就私下跟親朋好友借錢,有好長一段時間跟家人都沒有聯繫,但最近我在臉書意外找到他。

我的母親在弟弟破產後的那一年,因情緒錯亂失控而被我和大弟送到彰化的養護中心照顧。因為我嫁到其他城市與婆婆同住,我弟弟與弟媳又得上班,所以我們逼不得已,把媽媽送到養護中心。媽媽雖然精神錯亂,可是認得我們每一個人。所以有一段時間她都想逃離養護中心,然後又常常念著我小弟,說他要來接他回家。

其實我每次去看媽媽都覺得她很可憐。但是她在養護中心因有血糖問題,常常要打胰島素,還要到洗腎中心洗腎。所以她會打護士、打司機。我自己有時都無法招架媽媽的情緒變化。老有所終,我覺得我沒幫媽媽做到,有一部分也是窮。過去的生活,窮媳婦的我為了求被夫家的認同,我把婆婆當做自己的親人來照顧,卻沒有好好花時間去照顧自己的媽媽。

每次去看媽媽,媽媽很少跟我對話,所以我都帶一些東西給她吃就離開了。媽媽一天比一天衰弱,前幾年還能走,後來就坐在輪椅上。每次看到她都是坐在輪椅上睡覺、等吃飯。其實很多時候夜深人靜時,我會自責當初是不是做錯決定了,太早把媽媽送去養護中心了?因為我身邊的人的媽媽都受到很好的照顧,唯獨我這個被鄰人稱讚為好媳婦的人,卻沒有能力讓媽媽老有所終。雖然我以後會有錢,可是對於奉養媽媽這件事回不去了。

所以老師星期六談到父母親的陪伴問題時,我心裡真的覺得遺憾。年輕時如果就懂這些事,也許事情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可是我又不讓自己一直糾結在這些事上,我只能告訴自己,在當時天時地利人和都不站在我媽這一邊,只能說這是命。一個好的觀念及做法,會帶人走上一條比較沒有遺憾的人生。有些事時間過了就是過了,不可能做時光機回到從前。投資也是一樣,時間真的很寶貴。我們很幸運遇到老師。

我的朋友在教養孩子上有些盲點,我跟他說:「你要不要去跟老師聊?」有時我們的建議他不一定聽得進去,因為他自己就是老師。但是James老師有種魔力,能幫助大家在一些觀念上,有新的啟發。謝謝James老師願意成為我們的糧食,謝謝James老師。

老師回復:

看到你的來信我都哭了。人生真的是一個無奈的過程。我們有些事情在當下真的是無能為力的。就如我在照顧母親的時候,因為家人意見不同,而我無法全心照顧母親,到最後這也是我的遺憾。

不知道你的母親現在還在不在人世。如果她還在療養院,我是覺得算是不錯的方案。以後去探望母親的時候,無論她聽不聽,你都要在她身邊講話。就算她沒有反應,你還是可以持續講話。我相信她聽得見。你將你的心情、愛她的心告訴她,跟她說抱歉,跟她說這一段時間你所經歷的事,分享你的生活。還有請她放心弟弟的事,他應該過得非常好等。讓你母親在最後人生的階段聽到你的聲音,沒有遺憾,也對你們這些子女沒有牽掛。我想這是你最後唯一可以做最佳的事。

我盡我所能來幫助大家看清楚事情的真相。無論是奉養父母、親子關係,每個人的狀況都很不一樣。每個家庭也都很不一樣,所以沒有一概而論的標準答案。我只能透過來信內容與家庭狀況給一個相對適當的建議,而且這些建議跟藥方因人而異大相徑庭,而且差別會非常的大。每個人都是在世間獨立的個體,何況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是無法複製,所以解決方案建議也就是唯一。

很高興你的來信分享,我們如凡星般的遙遠,但內心卻是如此的接近。我們能夠有一群如此內心接近、價值觀相同的朋友,一生無憾。

文章簡潔總結:

來信者回顧自己過去無法親自照顧母親的無奈與遺憾。母親在弟弟破產後被送入彰化養護中心,情情緒失控、身體日間衰弱。因生活與家庭角色的壓力,來信者選擇扮演好媳婦角色,卻忽略了對自己母親的陪伴。多年來看著母親在輪椅上沉默衰老,心中充滿自責。她坦言雖然以後會有錢,但回不去了。老師回信則鼓勵來信者把握當下,陪伴母親表達愛與歉意,讓自己與母親都無遺憾。這是一段深刻的提醒:人生許多錯過是因為當時不懂,若能早些理解價值與優先順序,或許能減少遺憾。人生與投資都無法重來,時間是最稀缺的資源,錯過的親情與錯過的複利一樣難以挽回。越早擁有正確的價值觀與投資觀,就越能減少遺憾。

【免責聲明】

  1. 所有回覆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或稅務建議。
  2. 非專業投資或稅務建議,請自行判斷與審慎決策。
  3. 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後自行決策。
  4.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