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01) 別被 ROI 騙了!真正的投資回報率該怎麼算?
00501 【別被 ROI 騙了!真正的投資回報率該怎麼算? 】
好的,我們來看看「00501」【投資回報率、資產配置與退休策略】這集精彩的內容吧!
這集CLEC投資理財頻道深入探討了如何正確計算投資回報率,以及長期投資的策略和退休規劃的重點。James老師強調,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市場震盪、國際局勢、戰爭等因素都與我們無關,因為我們的目標是長期持有,市場終將突破高點,因此投資者應永遠保持極度樂觀的心態,有錢就買,打死不賣 。
課程重點摘要:
- 投資理念與風險提示:CLEC頻道不以盈利為目的,提供個人經驗分享,並非專業投資或稅務建議。投資風險很高,資產可能在短期內損失一半甚至更多,因此務必學習投資知識 。頻道主要建議投資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如QQQ或台灣的00662) 。
- 資產、負債與淨資產:
- 資產(Asset):指你所擁有的,例如房產或股票 。
- 負債(Debit):指你所欠的,例如銀行貸款 。
- 淨資產(Equity):資產減去負債,才是你真正擁有的財富 。
- 投資回報率的區分 (ROA, ROE, ROI):
- 資產回報率(ROA - Return on Asset):投資總資產所獲得的回報率 。
- 淨資產回報率(ROE - Return on Equity):你自身投入的淨資產所獲得的回報率,這才是真正衡量個人投資績效或企業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股神巴菲特也強調應看ROE而非ROI 。
- 投資回報率(ROI - Return on Investment):投入的資金(不一定是全部資產)所獲得的回報率,短線投機者常用此指標,但往往未考慮到整體資產狀況 。
- 槓桿的運用:透過借貸(例如信貸或理財型房貸)進行投資,可以顯著提高淨資產回報率(ROE),但同時也伴隨更高的風險 。不過,老師提醒,借款再投資超過總資產的10%就有破產風險 。
- 投資者的社會貢獻:資本家,特別是風險投資者,透過有效配置資源給有前景的公司(例如Apple、Tesla),推動社會創新和人類發展,對社會有巨大的貢獻 。
- 退休規劃與資產配置:
- 退休金目標:通常建議準備年開銷的50倍作為退休金 。
- 退休後資產運用:
- 若資產不足,可考慮高股息ETF(如0056或SPHD)來產生4-5%的穩定現金流 。
- 若資產充足,推薦80%的00662/QQQ搭配20%的00864b(短期美國公債,視為現金),每年可提取2%作為生活開銷,並透過年底再平衡來維持資產配置 。這種方式能夠兼顧資產增值與現金流,且避免資本利得稅問題 。
- 退休注意事項:退休後應盡量清償房貸、信貸等負債,避免額外壓力 。
- 年輕人投資策略:年輕人應考慮採用Beta 1.2的資產配置(例如442策略:40% QQQ/00662, 40% 槓桿型ETF如QRD/00670L, 20% 貨幣市場基金/00864b),年化報酬率可達17%,能有效縮短退休準備時間 。
重要 Q&A 摘要
Q1:小孩名下的資產是否能計入退休金?
- 學員問題:
- 自己有四分之一的資產放在已成年的孩子名下,當初目的是資產傳承。目前孩子不知情,帳戶由自己管理。想知道這些資產是否能計入自己的退休金規劃?
- 老師回答:
- 如果這些資產法律上已屬於孩子,就不能計入你的退休金 。
- 若要計入,必須將錢轉回自己的帳戶 。
- 在自己退休金(年開銷的50倍)未達標前,不應考慮資產傳承。應優先確保自己能過上好且有尊嚴的生活,不為節稅而犧牲自身生活品質 。
- 建議等到資產超過退休所需後,再考慮每年將部分增值分配給孩子,讓他們用於旅遊或聚餐等體驗,而非直接給予大筆現金 。
Q2:資產配置433/442的淨資產與房貸處理
- 學員問題:
- 詢問433資產配置中,計算可提取金額時,淨資產是否不需扣除房貸或信貸?以及如何區分不同投資標的下的433/442配置 。
- 老師回答:
- 退休時,「淨資產」指的是「股票資產」,這部分資產應是年開銷的50倍。但退休者必須先還清所有房貸和信貸,因為這些固定負擔會造成巨大的壓力 。
- 清償負債後,剩下的「淨資產」才是足夠你退休50倍的金額 。
- 若仍在工作,股票質押借出的錢(股價資產的2%)可用於花銷,但資產配置必須嚴格按照已驗證的模式(例如QQQ搭配QRD/00670L和短期債券00864b),不可隨意組合,因為自行組合的波動性難以預估 。
Q3:市場高點賣出、低點買入的策略?
- 學員問題:
- 看到大盤在高點,是否應先賣出QQQ/VOO,等低點再買入?另外,詢問是否應贖回多年前購買、目前報酬不佳的年金保險,自行投資 。
- 老師回答:
- 我們頻道的理念是「有錢就買,打死不賣」 。建議觀看頻道影片(從00451開始)來學習這套長期投資心法 。
- 對於年金保險,如果能夠承受市場下跌80%的風險,且長期投資,則建議贖回年金並自行投資,因為年金的績效通常很差 。
Q4:高殖利率ETF (GYLD) 的風險
- 學員問題:
- 有朋友推薦高殖利率的Covered Call ETF (GYLD),聲稱有10-12%的「利息」,想了解其運作方式及風險 。
- 老師回答:
- GYLD是Covered Call ETF,風險非常高。它從高點跌了54%,且很難漲回來。相較之下,QQQ即使下跌,最終也會漲回來。不要聽信那些不懂投資的朋友建議,這種高風險的資產會讓人「要利息卻要命」 。
Q5:退休者的高股息ETF配置與轉向QQQ
- 學員問題:
- 一位已退休學員,目前生活開銷依靠00878、00919、0056等高股息ETF的配息,資產也超過年開銷50倍。想知道是否應將部分資產轉為00662以追求成長 。
- 老師回答:
- 如果對目前生活感到滿意和安穩,那也很好 。
- 然而,高股息ETF的資產成長性有限,生活品質可能停滯不前。而QQQ/00662能帶來顯著資產增值,讓生活品質升級 。
- 高股息的配息需要繳稅,而00662/QQQ的資本利得在長期持有下,提取2%時,若從短期債券部分賣出,可以達到免稅的效果 。
- 建議將資產配置調整為80%的00662/QQQ和20%的00864b(短期債券),每年從00864b賣出2%作為生活費,年底再平衡,這樣能實現資產成長、穩定現金流和稅務效益 。
Q6:在美國為孩子投資壓歲錢的帳戶選擇
- 學員問題:
- 在美國,想為沒有收入的孩子投資壓歲錢,應該開哪種帳戶(如普通券商帳戶、IRA或Roth IRA)?
- 老師回答:
- 由於孩子沒有W2收入,無法開設退休帳戶(IRA或Roth IRA) 。
- 應在券商(如Charles Schwab)開設監護人帳戶 (Custodial Account),由你作為監護人管理,並可設定在孩子22歲或24歲時才將主控權交給他們 。
- 投資理念仍是「有錢就買,打死不賣」,不要輕易賣出以避免資本利得稅 。
- 股票質押借款(僅限資產超過100萬美元時)或房屋抵押貸款(Home Equity Loan)是提取資金的選項,但不建議一般投資者輕易買房,因會讓資產流動性受限 。
Q7:年輕人退休所需的儲蓄與Beta選擇
- 學員問題:
- 學員計算,若以QQQ的10%實質年化報酬率(扣除通膨),在灣區年開銷12萬美元,需每月儲蓄3000美元達30年,或每月儲蓄8000美元達20年才能累積到600萬美元退休金 。想知道老師的看法。
- 老師回答:
- 年輕人應採用Beta 1.2的資產配置(例如442策略),可達到約17%的年化報酬率 。
- 若每月投入3000美元,20年後即可累積到600萬美元。台灣地區每月15,000台幣,20年後也能累積到3000萬台幣 。
- 高Beta值能顯著縮短退休所需時間,例如每多3%回報就能提早一年退休 。
- 退休時則建議轉為Beta 0.8(例如80%的QQQ/00662搭配20%的短期債券),每年提取2%。若需要更高的3%提取率,可考慮以SPY/00646作為股票部分 。
Q8:深度科技(deepseek)AI的影響與典範轉移
- 學員問題:
- 詢問深度科技AI對QQQ成分股和產業的潛在影響,以及是否會造成「典範轉移」?也提及傑文斯悖論,探討AI對算力需求的增長 。
- 老師回答:
- Deepseek AI等技術確實刺激了創新,讓AI變得更普及,即使是小公司也能以較低的運算成本參與AI開發,這對市場是正向的 。
- 然而,AI目前尚未達到「典範轉移」(新產業完全取代舊產業)的程度,它更多是提升了人類的效率 。
- QQQ會自動將表現優異的公司(如Palantir、MicroStrategy)納入,因此投資者無需擔心個別公司的挑選 。
- AI的進步,尤其在多模態處理(如影片生成)和複雜邏輯分析上,仍需巨大的運算能力。目前AI在處理複雜、開放式問題以及長期記憶和自我學習上仍面臨挑戰 。
- 儘管如此,AI的應用範圍只會越來越廣,算力需求也會持續增長,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
Q9:資產配置中債券的選擇
- 學員問題:
- 在80/20的資產配置中,20%的債券部分是否一定要是短期美國公債(如00864b),能否使用長期公債?
- 老師回答:
- 必須是短期公債(如00864b),它等同於美金定存,具有極低的波動性 。
- 長期公債風險很高,其跌幅可能超過50%,甚至比QQQ更大,完全不適合作為資產配置中的現金部分 。
- 如果持有長期公債,應立即賣掉,即使虧損也要賣,以避免更大的風險 。
【免責聲明】
- 所有回覆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或稅務建議。
- 非專業投資或稅務建議,請自行判斷與審慎決策。
- 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後自行決策。
-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