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29) 退休帳戶配置的黃金比例:稅務優化×資產增值

來信內容:

James 老師您好,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很有福氣的接觸老師的教學,不僅獲益良多,也解開多年來很多想不透的部分,更對老師在工具使用上的游刃有餘更是敬佩不已。目前已經聽到00440,不過裡面有一個問答部分不大明白,所以想跟老師請教一下。

  1. 有學員提問,對於高所得稅率級距35%到37%,老師建議最佳做法是把每年放401K最大額度,但指投Money Market 5%,並在退休後小額三到四萬開始每年轉入Roth IRA,維持稅率24%以下,這樣大概可以在10年內轉完又可以維持低稅率。等於我想問的是一樣,為什麼不投S&P 500?因為整體金額比較多,雖然轉出時間變長或是稅率變高,但是整體來說,最後轉入Roth IRA應該還是比較多,是不是有哪個地方沒有想明白呢?
  2. 關於Traditional IRA帳戶和Roth IRA未來完全免稅帳戶,如果Traditional IRA大概有200K,Roth IRA大概有100K,想問最佳操作是否是Traditional IRA全投入Money Market Scuff?然後Roth IRA全投入QLD?如果市場下跌,就把Traditional IRA Money Market轉部分比例部分到Roth IRA,即便有高稅率級距35%到37%?
  3. 關於Brokerage Account,夫妻都工作,關於投資部位想請問老師建議100% QQQ還是80% QQQ加20% S&P 500呢?還是要看每個月是否有固定投入呢?
  4. 另外想請問老師,是不是第一目標是Brokerage Account達到1.5M以上,或是其金額10%等於家庭生活費後,第二目標是極大Roth IRA?麻煩老師撥空指點迷津,也十分感謝老師,祝老師身體健康,事事順心。

老師回復:

你的問題,我們建議只有編輯稅率在最高級距的才有理由提撥到傳統稅前401K。就算是最高級距編輯稅率的人,不放傳統401K,可以放Roth 401K也很好,誰知道未來稅率是不是會更高?

如果羅斯(Roth IRA)有,可以在羅斯(Roth IRA)投資QLD,而在傳統退休帳戶投資等額的貨幣市場基金。這樣在風險不增加情況下,報酬率是一樣,但是讓QLD在免稅帳戶增值,而在應稅帳戶放貨幣市場基金對未來稅率有利。

問題二: 傳統退休帳戶有200萬,羅斯(Roth IRA)退休帳戶有100萬。在相同風險波動和最佳稅務考量的配置:羅斯(Roth IRA)100萬放QLD,傳統退休帳戶100萬投資貨幣市場基金,另外100萬投資QQQ。這樣一樣B1.0,也就是在羅斯(Roth IRA)有多少QLD,就在傳統應稅退休帳戶放同樣金額的貨幣市場基金。

問題三: 我是建議整個資產Brokerage Account加上傳統退休帳戶要有30%現金部位,無須流動緊急備用金,現金可以部分放在一般的投資帳戶,另外一部分放在傳統的退休帳戶,現金不要放在羅斯(Roth IRA)。

問題四: 本來就應該在整體資產相同風險情況下,將羅斯(Roth IRA)資產增值極大化,也應該每年提撥最高金額到羅斯(Roth IRA),這跟Brokerage Account和生活開銷關係是沒關係。如果你想要未來做股票質押,借錢永遠不還,那Brokerage帳戶能有100萬以上是必要條件。

以上回復你的問題,有不清楚再來信討論。

重點摘要:

  1. 高稅率族群的401K運用建議:若處於35%到37%的編輯稅率,可選擇傳統401K避稅。退休後,每年小額轉入Roth IRA,控制稅率不超過24%,達到長期稅務優化。
  2. Roth IRA與傳統IRA的最佳配置組合:建議Roth IRA放置高成長資產如QLD,而傳統IRA放置對應等值的現金型資產如貨幣市場基金,形成一種稅務槓桿對沖。
  3. 資產總體配置原則:整體含Brokerage與退休帳戶應保留約30%現金部位,Roth IRA帳戶避免放現金,主攻成長。
  4. 資產增值目標與順序:Brokerage Account若能達100萬美元以上可做質押操作;Roth IRA每年應提撥上限,持續增值,與生活支出無直接關聯。

投資風險預告

稅務與資產配置策略雖有其長期優勢,但未來稅率政策變化難以預測,市場波動亦可能影響高beta資產的短期表現。請依自身風險承受度與財務狀況審慎評估後再行操作。

感謝收看,記得訂閱、按讚、開啟小鈴鐺,分享你的想法在留言區,讓我們一起培養正確投資邏輯與心態,避開風險,持續前進。

免責聲明

本篇內容與影片僅為經驗分享,非專業投資或稅務建議,請自行判斷與審慎決策。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免責聲明】

  1. 所有回覆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或稅務建議。
  2. 非專業投資或稅務建議,請自行判斷與審慎決策。
  3. 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後自行決策。
  4.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