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26B) 從吃苦文化中覺醒,追求真正自由
00526B 短篇【真正的自由:從「吃苦文化」中覺醒,走出社會的眼光陷阱】
學員留言: 我可能錯了,是一本一定要讀的好書。老師昨天提到要離開讓你感到不快樂的環境,我就在想,這是不是我壓抑的環境?普遍讓我們這一代人以為吃苦是吃補,如果選擇安逸,就是「爛草莓」這樣的標籤。老師,我正在跳開這思想框架,但覺得比做對投資還難。這個社會瀰漫著這種氛圍,快要爬出洞口時,好像又會被往下拉,跟長期投資一樣進三退二的。老師,您當時也會有這種困惑嗎?
老師回復: 又被往下拉,這很特別。我是非常不理會他人的人,更遑論社會觀感和眼光,我沒有這問題。我要退休還感覺很自豪,並與大家分享。但我無視他人眼光,所以我感受不到他人可能用其他想法在他們內心評論你。我是不是有點輕微亞斯伯格症?財富自由只是第一步,我們人生要自由,一定要無視社會與周遭人員的眼光,怎麼想就怎麼做,才能算是真自由。民族窮太久了,這也是歐美資本主義給亞洲人代工,建造太多工廠,為了更多勞工,造成「不努力沒飯吃」的教育體系——勞工教育,造成的一種「降文化」。
重點總結:
- 台灣社會長期受「吃苦等於美德」的文化影響,讓許多人難以擺脫壓抑與自我懷疑。
- 跳脫傳統思維比學習投資還困難,但也是走向真正自由的必經過程。
- 老師提醒,真正的自由不是錢夠用而已,而是能無視旁人眼光,自信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投資風險預告: 心靈自由與財務自由一樣,都需要長期累積與堅持。社會壓力與他人批評就像市場震盪一樣,是過程,不是結論。在投資與人生道路上,要學會不被短期拉扯影響,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富足人生。
感謝收看,記得訂閱、按贊、開啟小鈴鐺,分享你的想法在留言區,讓我們一起培養正確投資邏輯與心態,避開風險,持續前進。
【免責聲明】
- 所有回覆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或稅務建議。
- 非專業投資或稅務建議,請自行判斷與審慎決策。
- 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後自行決策。
-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