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01C) 賣房轉投QQQ或續租房產抉擇
00501C 短篇【賣房還是繼續出租?】用60年的長期複利視角,幫孩子做對人生最重要的一筆財務決定!】
前言
00501C短片《賣房還是繼續出租》用60年的長期複利視角,幫孩子做對人生最重要的一筆財務決定,2025年7月21日,Clark投資理財頻道。
一位居住在灣區細心的媽媽,幫32歲的孩子思考,是否該將一間在2016年購入的出租房賣掉,把資金投入美國指數基金QQQ。她一開始以為出租會划算,因為房價會漲,還有租金收入。但在和Clark James老師來回討論之後,她警覺一件事:如果你持續計算40年,你會嚇一跳。
媽媽初步計算比較:
方案A:賣掉房子,投入QQQ房屋出售後資金計算
預估賣出總額110萬美元。 扣除尚未償還貸款52萬美元。 資本利得購買成本78萬美元,賣價110萬美元,32萬美元。 假設資本利得稅最高50%,16萬美元。 實際可動用資金:110萬美元 - 52萬美元 - 16萬美元 = 42萬美元。 用10%報酬率估算這筆資金:
- 21年後 (2046年) 變成310萬8104美元。
- 26年後 (2051年) 變成500萬5634美元。
方案B:繼續出租這間房子
每月房租收入4000美元。 每月支出:
- 貸款本息2480美元。
- 房產稅1000美元。
- 保險費200美元。
- 原意維護費170美元。 剩餘現金流約150美元每月。稅後約75美元每月。 將這75美元每月投入QQQ,30年後假設10%報酬率,累計15萬5946美元。 若持有房屋至2046年,房價漲幅採用Clack提供的估算模型: 2016到2046,共30年約漲7.61倍。 原始房價78萬美元,30年後價值約593萬5800美元。 加上租金再投資累計值15萬5946美元,總值約609萬1746美元。
老師進一步回覆並指出關鍵盲點
為考慮未來受汙稅與修繕等隱藏成本,老師進一步回覆並指出關鍵盲點:
- 你出租方案的增值,最後有一半是政府的。你以為30年後有近600萬的房屋價值,但當你真的賣掉時,根據美國與加州的聯合稅制,有可能高達50%稅負。因此實拿只有:房屋漲幅後的資本利得 (593萬5800美元 - 78萬美元) = 515萬5800美元。資本利得稅約257萬7900美元 (50%稅負)。
- 加計租金投資15萬5946美元,實拿約273萬3846美元。
- 這與賣掉房子後立刻投入QQQ,並永遠不賣出的500萬5634美元到600萬美元相比,差距已超過200萬美金。
克萊克老師總結的觀念重點
- 越早轉入QQQ,越早脫離政府分賬模式。房子只要存在,你未來賣掉時,一半都屬於政府的。股票若不賣,資本利得永不實現不繳稅。
- 出租所得每月只多出75美元,報酬率極低。小錢雖然能再投資,但金額太小。修繕、空屋、未來租客問題等都是風險。
- 60年效應驚人。你小孩32歲如果以60年壽命推估,QQQ的資產將是數倍數倍數倍的放大。再加上PAL股票質押的每年再投資2%,差距會大到讓人嚇一跳。
延伸試算
如果42萬美元投入QQQ年報酬率10%,不取出60年後資產是多少? 計算公式:FV = PV * (1 + r)^n。 PV = 42萬美元,r = 10%,n = 60。 FV = 42萬 * (1.10)^60 = 1億2700萬美元。 這是現在賣房後放進QQQ永不賣出,60年後的資產值,將超過1億2700萬美元。 繼續出租,所有的增值有一半都屬於政府。你只要永不賣QQQ,這些利得全屬於你。 如果你願意讓孩子在人生的早期,就完成一次正確的資產轉移,這才是打開未來財務自由的鑰匙。有極高的股票資產做股票質押借款買房,就像買拖鞋一樣簡單。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與經驗。謝謝你的支持與觀看。希望這些分享能幫助大家在投資時,不只關注報酬率,更要懂得避開制度性風險,保持清晰的投資邏輯與良好的心態,不斷學習與成長是我們一起努力的方向。
免責聲明
本篇內容影片與回覆均為經驗分享,非專業投資建議或稅務建議。請讀者自行判斷與審慎決策。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免責聲明】
- 所有回覆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或稅務建議。
- 非專業投資或稅務建議,請自行判斷與審慎決策。
- 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後自行決策。
-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